摘要:介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特点和针对我国国情的优点,指出一些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砌块;小型空心砌块;砌块
前言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耕地和改善建筑功能,早在1992年,国务院就下发了66号(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承重素混凝土小型空心砖块是发展规划中替代实心粘土砖的重点新型墙体材料之一。
同其他新型墙体材料相比,混凝土砌块具有独特的性能。此前的新型墙体材料一般是指适合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空心砖、空心砌块、废渣砖和复合材料等,而混凝土砌块则是一种承重砌块,可以作为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在砌块墙中设置芯柱(所谓芯柱即是在砌块孔中插人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且插筋的位置、数量及浇筑孔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变化。砌块建筑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其优越性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抗震性能较为突出;施工技术简便、速度快;建筑造价较低。
1.应用混凝土砌块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我国目前推广的主砌块规格为390mm*190mm*190mm,空心率一般在25%-50%。为了使砌块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我们必须根据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并对如下一些问题加以特别的注意。
在砌块建筑施工中,砌块排列图应该也必须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它是进料和储存计划的依据。实心砖在砌筑前可能砍削,砌筑后也可以剔凿,而混凝土砌块则不同,作为空心砌块,随意砍削的结果很可能是得到一堆碎片。因此,在需要小尺寸砌块或穿管留洞的部位必须使用专门形块。对于这种新型材料如果不做详细的砌块排列图,很难对各种砌块的用量做到心中有数,很可能造成在进场的砌块中,有的用不完,有的又不够的情况,既产生浪费,又可能造成质量上的隐息在有的工地上,小尺寸的砌块不够用,施工单位急于赶进度,于是,现场往往采取砍、凿大尺寸块的办法。但是,这种办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很能只得到几块碎片而不是“五分头”、“七分头。为了“节约”,这些碎片用砂浆“糊一糊”后还勉强的“砌”上了。这种“小砌块”其强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对砌块排列图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监理单位要对质量进行预控,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时一定不能缺少砌块排列图。
(2)我国目前所用砌块共有MU3.5、MU5、MU 7.5、MU10 、MU15 和MU20 6个等级,规格上也是种类繁多,因此在现场堆放时应按不同规格强度等级分别堆放。这样不仅取用方便,避免误用,也可防止工人图省事,在施工中将错就错而影响工程质量。另外,应注意堆放现场须平整,堆放高度不宣超过1.6m,在堆剁之间留有适当的通路。
(3)由于砌块具有较大的收缩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在砌筑完成后产生收缩裂缝。一方面要作到砌缝(特别是竖缝)饱满,挤浆严实,保证砂浆和砌块有良好的粘着力;另一方面则要严格控制砌块上墙砌筑刚完成时的含水率(≤35%~45%)。首先,要选择质地较好的砌块,注意相关指标,如块材吸水率<8%-10%,线性干缩率<0.03%~0.65%等;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雨天,应及时覆盖;另外,要严格控制施工用水,限制圈梁、楼板等构件的总用水量,避免这些水流到墙上后使墙体含水率超过限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施工中砌块与粘土砖的一些处理方法是大相径庭的,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材质不同,因而收缩膨胀的机理不同所造成的。假如我们把块材成型时的状态称为“初始状态”,把其在常温常湿环境下的状态称为“普通状态”,而把其吸水至饱和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那么块材刚成型时是“初始状态”,放置一段时间后基本达到“普通状态”,施工前浇水湿润则可能会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砌筑完成后在空气中干燥一段时间又会回到“普通状态”因此,通常提到的收缩性主要体现在块材由“饱和状态”至“普通状态”的收缩变形量。粘土砖作为一种烧结成型的多孔、微孔材料,成型时块材中基本不含水分,由“初始状态”到“正常状态”是一个吸湿膨胀的过程,而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砌块在成型时,其中就存在着由于混凝土凝结产生的水分,这样,其由“初始状态”到“正常状态”就是一个干燥收缩的过程。正是由于两种材料由“初始状态”到“正常状态”的变形过程不同,其收缩性,即由“饱和状态”至“正常状态”的收缩变形量也不同。一般砌块的收缩变形量可达到粘士砖的2~3倍左右,因此注意混凝土砌块不要与粘土砖混合使用,以免因收缩性不同而开裂。
(4)在砌筑砌块时,一方面,应避免砂浆在铺砌前过度硬化,为使砂浆中的水泥水化时有足够的水分,砂浆中必须含有相当的水分;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水分自砂浆析出和过分蒸发。由于砌块在砌筑前较为干燥,而其砌筑后含水率也不可过高,因此砂浆在粘附砌块后要能够限制砌块过分从砂浆中吸水。所以,要求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在施工中通常可以采用在砂浆中掺熟石灰膏的办法。当然,通过配合比试验,也可以掺其他外加剂或使用砌筑水泥。
(5)为了便于芯柱施工和管线的预留,在砌块砌筑中应对孔错缝搭砌。同时,为了排砖方便和提高施工效率,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对于设计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采用专用砌块和利用砌块孔洞预埋,严禁在砌好的墙体上打凿。另外,在砌体内一般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可用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脚手眼,砌体完工后用混凝土填实,对于一些规程中有明确规定的部位则不得设置脚手眼。
(6)在芯柱施工中,为了保证芯柱的质量,应设专人检查混凝土灌人量以确保落实。同时,在施工方法上也可以借鉴国的一些经验,例如浇灌混凝土时采用分两次振捣的方法,即一次灌注1.5min左右待砌块少量吸收砂浆水分后,再进行正常振捣,以填实水分被吸收后形成的空隙,使得芯柱真正密实。此外,要注意芯柱部位应留出缺口或孔洞以保证芯柱上下贯通。
(7)砌缝,特别是竖缝的质量对于砌体的整体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砂浆与砌块间的粘着力和摩擦力决定着砌体的抗剪能力,而砌缝的饱满程度则决定了砌块的抗渗能力。因此,不仅要杜绝砌缝开裂的现象,同时,也应保证砌缝的饱满度达到要求。一般情况下,砌筑砌块时应反砌,即砌块的底面朝上,因为在制造时,为了便于脱模,砌块壁、肋的厚度上小下大,反砌可以使砌块与砂浆接触面更大。施工时,应先在墙头上堆放水平缝砂浆,在已就位砌块和即将就位砌块和即将就位砌块的端面上分别铺放竖缝砂浆,在两个竖缝面砂浆都处于塑性状态时,使新砌块就位,并略加向下及侧向推挤,使水平缝和竖缝在挤压作用下有良好的粘接。
2 结语
总之,砌块建筑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形式,无疑将有着广阔的前景,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它的应用还远未普及,因此俄亟待研究。以上是笔者在施工和学习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砌块建筑的一些思考,对加快混凝土砌块的推广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