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应用技术 » 正文

因施工因素形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1-05  来源:山东建材  作者:李贵民 周军
核心提示:因施工因素形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带缝工作的。微裂缝不会  影响工程的质量,但过宽的裂缝会引起混凝土中  钢筋的锈蚀,降低结构的耐久性;损坏结构的外  观,影响正常使用;严重的会影响结构的安全。  我国规范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是:处于正常条件  下的构件为O-3毫米;处于正常条件下的屋架、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以及允许出现裂缝的一般预  应力构件为O.2毫米。钢筋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  的因素很多,因施工因素形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及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加大,构件的有效高度  减小,形成沿构件支承边缘的垂直于受力筋的裂  缝。预防措施:构件顶部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直径  不宜过细(≥巾8)。施工时禁止在顶部钢筋上走  动;必要时设置钢支架支住负弯矩筋。    ——塑性混凝土下沉,被顶部钢筋所阻,形  成沿钢筋的裂缝(通长或断续)。预防措施:改  善水灰比,减少沁水,加强自然养护,增加混凝  土保护厚度。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易形成  各种受力裂缝的起点=预防措施:保证混凝土拌  制、浇筑和振捣质量;采用对混凝土蜂窝的补强  措施。    ——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容易在浇筑1—2  小时后发生在板与墙、梁.梁与柱交接部位的纵  向裂缝。预防措施:在浇筑与柱和梁整体连接的  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混凝土完毕后停歇  l—1.5/j、时,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板、梁  的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问过长,使水分蒸  发,弓l起混凝土浇筑时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  土体积中出现不规则网状裂缝。预防措施:如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过多(对板、粱、柱,当塌落度<3em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使得在混凝土与大气接触面上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预防措施:加强早期养护,减少水分蒸发。    ——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了保证流动性,增加水和水泥用量,导致混凝土结硬化时缩量增加,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中出现不规则的裂缝。预防措施: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水灰比不应大于O.7(其中水泥重量包括外掺混合材料和塑化剂);砂率可以提高至49%一50%。    ——浇筑工作间歇时的施工缝接茬处理不好,容易在接茬处出现接茬裂缝。预防措施:按照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的留置和接茬处的处理。    ——混凝土早期受冻,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纹或局部剥落,脱模后出现空鼓现象。预防措施:按照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求保护混凝土不受冻;在预期早期受冻的混凝土中掺人防冻或引气剂。    ——木模板受潮膨胀上拱,使混凝土板面产生上宽下窄的裂缝。预防措施:加强模板的侧向刚度。    ——模板支撑下沉或局部失衡,造成已浇筑成型的构件产生相应部位的裂缝。预防措施:保证模板支撑的总体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支撑直设置在坚固可靠平坦的支承面上。    ——已凝结硬化的混凝土,在尚未建立足够强度以前,受到模板被振的影响产生相应裂缝。预防措施:应在施工期间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过早拆模,混凝土尚未形成足够强度,构件在自身的重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各种受力裂缝。预防措施:跨度L≤2m的构件,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50%时,可拆模;跨度2m<L<8m的构件,70%;跨度L≥8m的构件,100%方可拆模。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