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在大体积补偿收缩混凝土内部,由于胶凝材料水化放热,其最高温度可能超过钙矾石的分解温度,使水化初期生成的钙矾石分解;并在温度降低以后,在硬化混凝土内重新生成。本文探讨了这种延迟钙矾石生成现象 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发现延迟钙矾石生成在水化初期表面为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能损失,不能达到补偿温度收缩的目的;后期表现为混凝土的延迟膨胀。降低水胶比,掺加粉煤灰 和矿渣等矿物掺和料有利于抑制DEF引起的后期膨胀。
关键词:补偿收缩混凝土 延迟钙矾石生成 膨胀
1 引 言
工业建筑中的大型设备基础、高层建筑的基础和底层柱等承受荷载较大的部分,往往都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近年来,随着建筑物高度和体积的不断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体积和厚度也随之增加。例如,上海金茂大厦,其底板为厚4m、体积13500m3的C50R56大体积混凝土;佛山国际商业中心 的底板,强度等级C30,中心部位厚4m,边缘厚3m,混凝土方量达8000m3;北京航华科贸中心写字楼主楼基础混凝土底板2.5~5.2m,一次浇筑量7800m3;北 京东方广场的基础底板为C35~C40R60的大体积补偿收缩混凝土,局部厚达 5.1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使其胶凝材料用量也必须增加,经常达到400kg/m3以上。而且,现在还流行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不留后浇带,连续一次浇筑完成的 做法。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集中大量地浇筑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混 凝土内部水泥水化放热时间相对集中,热量不易散发,导致温升很大。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实际上是由浇注温度、水泥水化热引起的 绝热温升和混凝土的散热速率三部分所决定。在这三部分中,由水泥水化热引 起的绝热温升是主要因素(当气温为15~20℃时,在初期升温阶段约占总温升的65~70%)。综合大量的工程实测结果可知,当底板厚度小于1m时,混凝土内部温度不会超过60℃;当底板厚度大于1.5~2m后,混凝土内部温度将在浇 筑后的二至三天内达到70℃~80℃以上。例如,上海88层的金茂大厦主楼超深基 础底板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在浇注后52小时达97.5℃;北京住总大厦1.8m厚的C40混凝土底板浇筑后两天,混凝土内部温度即达82℃。福州台湾大酒店厚 1.8m的基础底板,浇注三天后实测的中心温度达73.1℃;北京航华科贸中心写字楼主楼基础混凝土底板虽然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掺入20%的粉煤灰,浇注4天后,实测内部最高温度达75℃;深圳侨光广场 I区底板混凝土1.1万m3,厚度为1.5m、2.0m、3.0m,内部温度最高分别达到67℃、79℃、82℃;上海江苏大厦2.5m厚底板的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达82.2℃;深圳妈湾电厂汽轮发电机 底板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最高温度为78℃。可见,一次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内部 最高温度大于70℃的工程实例相当普遍。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等要求以外,还存在如何控制由于失水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开裂的问题,工程上的措施之一是掺 加膨胀剂来补偿收缩。适量膨胀剂的掺入,不但可以明显地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而且由于混凝土自身的膨胀作用使处于限制状态下的混凝土密实性得以提高,其抗渗性也得到显著改善。80年代后期以来,膨胀剂在我国混凝土中的应用与日俱增。目前膨胀剂的年产量已超过25万吨,累计产量超过150万吨。膨胀剂 发展的初期主要用于刚性结构自防水,然后逐渐推广到大体积结构混凝土防裂 渗、超长结构无缝设计施工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等〔1〕。
_
广泛使用的U型膨胀剂以无水硫铝酸钙(C4A3S)或硫酸铝(Al2(SO4)3)为早期膨胀源,明矾石为中期膨胀源,在混凝土的水化硬化过程中生成大量膨胀性的钙矾石,对混凝土的收缩起到有效的补偿。掺有膨胀剂的具有防渗抗裂功能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在中国建筑工程中己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20年来,用膨胀剂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用量估计达到3500万立方米,数量之多为各国之冠。但是除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外,不成功的例子也随之增加。例如使用膨胀剂对 工程防裂无效,甚至反而开裂更甚,导致后期强度倒缩等。如何正确使用膨胀剂,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己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2,3]。
延迟钙矾石生成(Delayed Ettringite Formation,简称DEF)的研究最初始于80年代初期对高温蒸养的预制混凝土制品(如铁路轨枕等)的过早开裂破 坏现象的研究[4]。研究结果证实,水泥水化早期由C3A和SO3反应生成的初始钙矾石(AFt)在高温蒸养(一般>70℃)条件下不稳定,转变为单硫盐、SO42-、 Ca2+、Al3+,被C-S-H凝胶吸附。在混凝土制品的使用过程中,这些离子或单硫盐会重新生成钙矾石。这种在已硬化的水泥石中延迟生成的钙矾石具有体积膨胀性, 产生的膨胀应力如果超出水泥石的应力极限,将使其开裂。DEF是一种影响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在掺加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中,硫含量可达5%以上,在水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大量钙矾石,如果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超过70℃,则可能发生分解,并在内部温度降低后,在硬化混凝土内部再次生成,产生膨胀应力,使混凝土 结构存在隐患。因此必须对大体积补偿收缩混凝土内部延迟钙矾石生成的可能 性及其影响因素予以研究。
在我们对补偿收缩砂浆所做的前期工作中已经证实[5],在大体积补偿收缩混凝土内部温度超过70℃后,有可能发生延迟钙矾石生成。它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初龄期表现为膨胀能的损失,温度收缩不能被补偿,掺加膨胀剂的设计目的不能达到;在长龄期则表现为延迟膨胀,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为了进一步证实在大体积补偿收缩混凝土内部延迟钙矾石生成的可能性,进行了混凝土试验。
2 实 验
实验所用膨胀剂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生产的硫铝酸盐型UEA混凝土膨胀剂,性能满足 JC476-1998《混凝土膨胀剂》的要求。水泥为冀东水泥厂生产的盾石牌P0-5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两种材料的化学组成见表1。
表1 UEA膨胀剂和硅酸盐水泥的化学组成
编 号 |
W/C |
UEA |
FA |
SL |
28d抗压强度(MPa) |
1~7d养护
温度 |
1~ 7d养护
湿度 |
混凝土1 |
0.48 |
0 |
0 |
0 |
50.8 |
TMC |
饱和蒸汽 |
混凝土2 |
0.43 |
0 |
0 |
0 |
60.3 |
TMC |
饱和蒸汽 |
混凝土3 |
0.48 |
10% |
0 |
0 |
56.3 |
TMC |
饱和蒸汽 |
混凝土4 |
0.48 |
10% |
0 |
0 |
64.8 |
常温 |
>90% |
混凝土5 |
0.43 |
10% |
0 |
0 |
66.3 |
TMC |
饱和蒸汽 |
混凝土6 |
0.43 |
10% |
0 |
0 |
63 |
常温 |
>90% |
混凝土7 |
0.48 |
10% |
15% |
0 |
41.3 |
TMC |
饱和蒸汽 |
混凝土8 |
0.48 |
10% |
0 |
20% |
63 |
TMC |
饱和蒸汽 |
按照GBJ1198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规定的“膨胀混凝土的膨胀 率及干缩率的试验方法”,分别在1、3、7、14、28、60、90d龄期测量混凝土块的限制变形量。
3 结果与分析
图2和图3分别是W/B=0.48和0.43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试件限制膨胀率的 经时变化的对比。常温养护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试件混凝土1和混凝土2的膨胀率随龄期 延长而稳步发展,7d时达到峰值,14d后缓慢下降。由于能够保持较为充分的 水分供应(RH>90%),膨胀率的落差小于0.02%,半年后还微有回涨。混凝土的 限制膨胀率长期保持较为合适的正值,使混凝土内部能够建立预压应力,膨胀 剂能够正常充分地发挥作用,补偿混凝土收缩。TMC养护中的混凝土由于受热和膨胀剂水化的共同作用,在3d左右出现最大膨胀值,7d后结束TMC养护,试件温度降回室温,混凝土膨 胀率有显著的回落,其差值均大于0.04%。如此大的膨胀率落差对于初龄期、抗拉强度还不 高的混凝土是极其有害的。当然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不可能如此剧烈,这种 极端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我们关心的是在TMC养护结束后,长期常温养护时混凝土的变形率发展情况。
在水灰比为0.48的混凝土1、3、4组混凝土试件(图2)中,经过TMC养护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试件混凝土3的膨胀率7d时远远低于未经过TMC养护的补偿收缩混 凝土混凝土4。由粉末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和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察的结果可知,在水化初期生成的钙矾石在TMC养护期间部分分解了。这导致了试件的早期膨 胀能损失,因此不能有效地补偿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半年后,试件逐渐重新开始膨胀,粉末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则显示硬化浆体内钙矾石的量也同步增加,即出现了延迟钙矾石生成的现象。有意思的是普通混凝 土试件混凝土1经过高温后,其限制变形率的发展趋势与混凝土3相近,也出现了后期膨胀值的增加。这类似于高温蒸养混凝土制品中发生的延迟钙矾石生成现象。 到1年龄期时,混凝土3和混凝土1都回涨了大约003%,这将在硬化混凝土中产生巨大的应力,可能对结构产生危害。
在水灰比为0.43的混凝土试件混凝土2、5、6(图3)中,经过 TMC养护的补 偿收缩混凝土试件混凝土5也发生了早期膨胀能的损失;而后期虽然有膨胀的趋势, 但膨胀率增长不如混凝土3和混凝土1那样明显,回涨率小于0.02%。同样,经过高温的 普通混凝土(混凝土2)也有后期膨胀的趋势。这个差别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水灰比导致的胶凝材料水化程度和硬化浆体密实程度的差异所造成的。后期在硬化混凝土 中有控制地产生微弱的膨胀,对于补偿混凝土长期干燥收缩是有益的。对此应 该进行深入的研究。
图2还显示了掺入粉煤灰或矿渣后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试件(混凝土7和混凝土8)的限 制变形经时变化曲线。掺入这两种掺和料后,试件早期虽然也损失了膨胀能, 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补偿温度收缩的目的,但后期重新膨胀的趋势明显小于混凝土1 和混凝土3,从而抑制了由于初期养护期间高温所导致的后期延迟膨胀。说明掺加掺 和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DEF的发生。
4 结 论
无论是否掺有UEA膨胀剂,混凝土中过高的水化温升将使水化初期生成的 钙矾石分解,存在延迟钙矾石生成的可能性。延迟钙矾石生成在水化初期表现 为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能损失,不能达到补偿温度收缩的目的;后期表现为 混凝土的延迟膨胀。这两者都可能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危害,必须对此给予必要 的关注。 降低水胶比,掺加粉煤灰和矿渣等矿物掺和料虽不能避免混凝土中早期膨 胀能的损失,但有利于抑制DEF引起的后期膨胀。
参考文献
1游宝坤主编.建筑结构裂渗控制新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2黄煜镔 钱觉时.关于硫铝酸钙类膨胀剂的几个问题.建筑技术,31(1):35~36(2000).
3廉慧珍 阎培渝.对膨胀剂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讨论.施工技术,28(11):49~51(1999).
4Diamond, S. Delayed ettringite formationprocess and problems. C 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18:205~215(1996).
5.覃肖 阎培渝.补偿收缩混凝土中延迟钙矾石生成对其性能的影响.阎培渝 姚燕主编: 水泥基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59~63.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