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 匿名
收藏 | 举报 2014-01-02 14:27   关注:1241   回答:1

假凝现象

已解决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2014-01-17 11:46
我没见过混凝土假凝现象,请问专家,混凝土出现假凝是什么样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具体化学反应过程是怎样的?
  支持(0)  |   反对(2)  |   举报 2014-01-17 11:43
假凝现象一般是指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发生在水泥用水拌合的头几分钟内。假凝和快凝是不同的,前者不发生大量的热量,而且经剧烈搅拌,水泥浆又可恢复塑性,并达到正常凝结,对强度亦无不利影响,但是给施工却带来许多的困难。一般认为,假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泥粉磨时受到高温(有时超过150℃)影响,使部分二水石膏脱水生成半水石膏(Cas02˙½H20),当水泥调水后,它们又重新水化为二水石膏并析出晶体,在水泥浆中形成二水石膏的结构网,从而引起水泥浆的固化。但由于不是水泥组成的水化,所以不像快凝那样放出大量的热。这种假凝的水泥浆经剧烈搅动破坏二水石膏的结构网后,水泥浆又能恢复原来的塑性状态。这种现象通过加强搅拌,水泥凝结时间就会正常,一般都称之为假凝,也称石膏凝结。
    此外,当拌合物温度过高时,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的硬壳,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变差,主要表现为表层混凝土形成硬壳,内部混凝土仍未初凝,也可以称“假凝”现象。但是这种假凝影响后期强度,同时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使体积膨胀,也易引起混凝土裂开。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说声谢谢,感谢回答者的无私帮助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