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互联网思维将带给建筑业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转载
核心提示:中国建筑行业一直对信息化有免疫力,互联网革命是否会波及建筑业?“互联网思维”是否与建筑行业无关?

建筑业是最需要互联网思维的行业之一


12月16日,主题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拉开序幕。此次盛会打破了国家、产业及企业边界,共有来自于8个国家的领导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领军企业代表共同出席了这场全世界互联网的盛会。


中国建筑行业一直对信息化有免疫力,互联网革命是否会波及建筑业?“互联网思维”是否与建筑行业无关?


研究表明,建筑行业是最需要互联网思维的行业之一。作为最大最不透明的行业,行业的不透明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也带来了项目管理水平低下,企业效益差,行业腐败严重等诸多行业问题。建筑业是最需要互联网革命的行业,只是由于行业复杂性高、难度大,互联网革命发动相较其它行业较为缓慢而已。


建筑行业的互联网革命迟早发生,从社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必须发生。


互联网思维将带给建筑业什么?


█  一是超越客户价值的用户价值思维


互联网大量产品免费,收费是小部分,但互联网企业对免费用户关心备致,极力做大免费用户群,逐步将免费用户转换为收费用户,免费用户始终是用户群中最大部分。相对建企,产品不仅要考虑大业主的满意度,也要考虑小业主的居住使用体验。让不直接向你交费的用户(小业主)叫好,去影响大客户(建设方),让大客户离不开你,这才是终极品牌建设。


█  二是透明化思维


要放弃靠不透明才能赚大钱的思维,不再把关系竞争力作为主要竞争力,要建立在透明化时代,靠能力、靠价值赚钱,通过市场化竞争获得优势,而不是私底下交易获利。这就要在战略、品牌、成本能力上建立竞争优势。


█  三是扁平化思维,即建立“大后台,小前端”的管理体系


3~5个层级让企业与项目信息对称困难的建企,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信息失真导致决策失准。互联网在BIM技术的联合作用之下,将实现扁平化的“大后台、小前端”的管理模式,高效率而低成本,支撑和管控能力都将大为提升。为了做大,不断增加控制层级相当危险。互联网时代,做大不需太多的层级。


█  四是一切数据化,大数据成核心竞争力


一切业务、技术和管理信息都将数据化。社会和行业都将进入大数据时代。建筑作为最大的数据行业之一,又是最没有数据的行业。在互联网和BIM的双重作用下,数据的价值和重要性将逐步体现。项目的工程量、建材和设备的产品数据浩如烟海,建企的大数据库将是行业的门槛之一。没有企业大数据库,管理和采购竞争力都将无从谈起。


█  五是品牌竞争和粉丝经济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充分传播,信息过载,若没有品牌号召力和拥戴你的粉丝,在市场上是很难立足的,信息的潮水将瞬间淹没你。建企需要独一无二的品牌个性,需要一小批战略级客户(粉丝)围绕着你。否则关系战、价格战将耗尽你最后一滴血。


█  六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民主的精神将占据管理主导思想


企业内部的等级文化将弱化,部门壁垒需要拆除,更为平等。在企业社交平台上,各有专长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小组,可以成为部落中心,决策是自下而上的民主过程,不需行政太多干预,却能自我组织和严格监控运营。


“互联网+”进入建筑业的坚冰已破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互联网的6个梦想。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早在2011年,住建部就出台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今年6月,建部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和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11项重点行动。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互联网+”进入建筑业的坚冰已被打破。它的威力非常巨大,未来的企业、社会都难免被这种力量重新塑造。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互联网+”将成为中国建筑业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推广“互联网+”需要破解的几个困惑


调研中,绝大多数企业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谁顺应了它,谁就能赢得先机,谁漠视了它,谁就将被时代淘汰。因为“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建筑企业在振奋之际,也存在着一些疑虑、困惑,主要来自人才、市场、技术三方面的影响。他们希望政府帮助解开心结。


这些心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投入问题


对眼前最基础的引进使用“互联网+BIM”技术,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建设成本又会减少(提高)多少,给企业的带来的效益有多大,企业心中没底。


█  集成问题


目前BIM技术还不够成熟,难以支撑与其他多种软件的集成应用。


█  协同问题


BIM技术可帮助企业提前预知、解决各专业冲突和其他问题,但产品的品质在不同企业之间会有很大区别,如何促使项目涉及到的各部门都使用BIM。


█  兼容问题


作为数据量最大的一个行业,如何整合建立大数据库是个难题。建筑是个大概念,按专业划分有房屋建筑、装修装饰、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园林古建筑、市政公用工程、桥梁道路建设工程等,就是在一个专业工程中,也有设计、施工、安装、装饰、物管等多个项目。在具体施工中,BIM软件如何包含各个专业内容?如果单单施工企业使用BIM,其他单位不跟进,其应用效果需要考量。目前设计、深化等都使用不同的专业软件,BIM如何兼容这些软件,能否做得比专业软件更好?还有,有的施工现场比较偏僻,没有网络,涉及到海量的数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整治问题


建筑业的规模大不经济,在中国的各大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大企业成本比小企业高,小企业成本比包工头高。只有当大企业成本比小企业成本低、小企业成本比包工头低时,行业才能趋于良性发展。而中国建筑业未能呈现规模经济则是整个行业不能淘汰落后产能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众多企业在问:“互联网+BIM”技术能否彻底抑制目前建筑业中的挂靠、转包、关系投标等问题?


█  标准问题


我国只是引进了IFC标准的平台部分,基于BIM的标准研究还刚刚开始,对标准进行拓展的工作更加缺乏。因此,建筑企业在引进上,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BIM技术的应用需求,心中存疑。


█  软件问题


在一个地区,政府对使用软件该统一规定,这样才能便于企业间的平台交流。如果甲企业用这种软件,乙企业用那种软件,则将带来很多沟通上的麻烦。


实施“BIM+”技术计划的构想和措施


BIM技术作为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与推广对建筑与施工行业的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也将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有效提升行业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集成化交付能力,促进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的显著提升。


互联网是张网罗天下的大网,BIM技术仅是建筑施工行业实行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入口,它的外延很广,后面还有N个“BIM+”,在成功实施BIM技术后,宜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BIM与其他信息平台的集成链接,全面实现建筑业现代化的大飞跃。


█  BIM在施工中的应用


通过建立BIM应用软件与项目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接口,利用BIM的直观性、可分析性、共享性及管理性等特性,为项目管理的各业务提供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与技术分析手段,同时与项目管理的流程、统计分析等管理手段配合,实现数据产生、数据使用、流程审批、动态统计、决策分析的完整管理闭环,提升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和效率。


█  BIM与云计算的集成应用


通过将BIM应用转化为BIM云服务,实现BIM应用效率提升、形式创新、范围拓展。基于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将BIM应用中计算量大且复杂的工作转移到云端,从而提升计算效率;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储存能力,用户的BIM模型及其相关的业务数据能够同步到云端,方便随时随地访问并与协作单位共享;通过将BIM转换为云服务,用户在施工现场就能通过移动设备随时接受云服务,及时获取所需的BIM数据和其他服务。


█  BIM与物联网的集成应用


将建筑物内隐蔽的、肉眼看不见的构件、物体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建立BIM信息模型,然后“嵌入”物联网,与楼宇控制中心集成关联,使建筑物的五脏六肺一览无遗,从而将智能建筑提升到智慧建筑的新高度,开创智慧建筑新时代。


█  BIM与数字化加工的集成应用


主要应用于预制混泥土板生产、管线预制和钢结构加工。将BIM模型中的数据转换成数字化加工所需的数字模型,使加工设备根据该模型所提供的尺寸、数量等参数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建筑业生产的精细化、批量化、信息化。


█  BIM与智能型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集成应用


通过软件与硬件的整合,令BIM模型中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驱动智能型全站仪进行测量,从而将BIM技术实实在在地融入施工过程中。


“BIM+”技术计划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远不止这些,诸如还有与3D扫描的集成应用、与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应用、与3D打印的集成应用,等等,都需要在未来逐渐开发运用。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在实施“BIM+”技术计划时,宜采取以下举措:


政府层面


█  纳入长远发展规划


结合发展目标,从长计议,将“互联网+建筑”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稳步实施,持续推进。找准自身优势,做好分析,合理规划发展战略。


█  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由政府主持牵头,建管、建设、发改委、财政、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落实责任,统筹协调推进互联网信息建设工作。


█  加大宣传力度


培植典型,用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办法,锲而不舍,稳步推进。


█  搭建信息平台


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三库(人才库、项目库、信息库)”建设为基础,做好各类数据信息的准确收集,将信息精细加工,构建全区“互联网+建筑”和“BIM+”行业战略联盟,在经济、技术、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形成信息互通、产业互联、市场互动、利益共享的机制,不断提高区域整合能力,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未来建筑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集中在城市综合体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而要推进这两种模式势必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人才、科技支撑,仅凭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或各自为政,很难实现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未来的市场投标也体现在多因素考评,一旦战略联盟形成,可以通过数据库与网络实时发布招投标、建材、租赁、劳务等信息,避免企业间的相互挤兑,结合招标文件的具体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协作。


█  强化业务培训


行政主管部门发挥组织和引领作用,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对全区建筑企业进行业务培训,加大互联网技术在建筑企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互联网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和可持续的应用和发展。


█  制定激励机制


把BIM技术应用列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科技进步评选条件,激励广大企业积极创建BIM技术示范工程。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和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成立BIM技术研发中心,大力促进本地区的BIM技术推广应用。政府从供地、税收、信贷、容积率、工程建设、财政贴补、绿色审批等方面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并从节能专项资金中重点支持产业现代化投资项目。明确在现有各类经济(高新)开发区内优先审批建筑产业现代园区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有关科研支持、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政策,


█  以点带面强力推进


鉴于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互联网+”认知度较低的实情,宜采取试点示范与普及应用相结合的办法,培养龙头企业,总结成功经验,促进其他企业自觉跟进,推进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今后,通州范围内,凡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各类保障房项目、公建项目及农房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在招标时明确必须实施BIM技术,迫使企业使用互联网新技术。


企业层面


█  企业是运用BIM技术的主体


各建筑企业要有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建筑业的重要意义,和政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积极参与,打好基础,练好内功,在新常态大背景下倒逼自身改革。


█  实力企业主动作为是引入互联网思维的动力


特一级企业要看准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主动拥抱互联网新科技。企业之间要合作抱团取暖,加强研究,开辟新路,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中小企业做出表率。


█  注重制度创新是引入互联网思维的前提


要改变项目部大包干的旧的管理模式,发挥总部决策中心、金融中心、质量控制中心、设备调度中心、人才中心的作用优势,加强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指导,项目部用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由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加以指导,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


█  培养人才是引入互联网思维的关键


BIM技术推广使用后,建筑业工业化程度将显著提高,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产业技术人员缺乏。装配式建筑方式对企业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


█  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实施“BIM+”宜朝着五个方向稳步推进


一是阶段应用,即从聚焦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深化应用延伸;二是集成化应用,即从单业务应用向多业务集成应用转变;三是多角度应用,即从单技术应用向与项目管理集成化应用延伸;四是协同化应用,即从单机应用向基于网络的多方协同应用转变;五是普及化应用,即从标志性项目应用向一般化项目应用延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