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从“绿色建材”定义的演进看产业发展轨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2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建材报 韩超
核心提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唯有细节,能定成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行业是一条竿子能插到底的;不同地区也不存在同一标准皆能实用的情况。如果“胡子眉毛一起抓”,最后结果往往是“事事抓不好,样样无头绪”,而如果分门别类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各自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绿色建材的发展过程中,其定义决定着它今后发展的方向,更是在绿色建材大浪潮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一点,可以说,绿色建材的定义是万千绿色建材发展中最为引人注意的那一点红。


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永恒的矛盾,解决好“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人类才能永续生存。


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材行业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符合时代要求,顺势发展,是建材行业面临的一次时代“国考”,其严峻性前所未有。


要取得考试的好成绩,拿到考试“大纲”很重要。按照“大纲”准备,才可目标明确,事半功倍。


“因需而制,因势而定”


行业的需求就是主管部门重点开展的工作。2013年3月,工信部原材料司会同科技司首次给出了“绿色建材”的定义——应是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本质更安全、使用更便利,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绿色建材”的首次定义,如同航海中的灯塔,为迷茫行进中的建材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5年8月31日,工信部、住建部联合下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确定了“绿色建材”的新定义:是指在全生命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新旧定义如同孪生兄弟,长相相差无几。但仔细分析,却又不大相同,细微的变化之处却是字字珠玑。


首先,原定义中的“绿色建材应是”在新定义变成了“绿色建材是指”。“应是”给人以拿不准,说法不确定之感,而后者却是言语肯定、无可争辩之感。


其次,原定义中的“全生命周期”在新定义中改成了“全生命期”。去掉“周”字,反映出行业主管部门对绿色建材的绿色时间进行了“加长”,绿色的概念不仅要体现在使用的周期内,而是在全生命期。


第三,原定义中的“可减少”在新定义中直接改为“减少”。态度更加明确,语气更加强烈,表明了主管部门的决心和态度。


第四,原定义中的“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 改成了“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其中, 自然资源比天然资源范围更加广泛,“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改为“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突出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改为“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从要求程度上的减轻,到要求数量上的减少,可见要求更加严厉,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意志。


另外,原定义中“本质更安全、使用更便利”一词在新定义中被删除,直接体现为“安全,便利”。修饰词的减少,体现了对绿色建材产品在安全、便利方面更为全面的要求。


新定义既紧扣国家政策,又体现了人民意志,可谓“因需而制,应势而定”。


“新趋势”要引领“新行动”


绿色建材的发展一定要在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的特征。


其中的节能不仅包括生产环节的能源、资源消耗达标,还应包括使用环节建筑能耗达标。


“减排”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生产环节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二是在使用环节不仅自身减少还帮助建筑物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缓慢释放;三是能更好地保障生命健康。


“安全”则是指在生产环节安全隐患最少,产品本身安全度和耐久性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次生的不安全因素,在使用环节帮助提升建筑物防灾减灾水平和延长使用寿命。


“便利”是指生产环节环境舒适、施工环节使用便利,回收便捷等方面。


“可循环”是对绿色建材二次利用的要求,指生产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无害化消纳产业废弃物,废弃处置环节无毒无害易回收、便于资源化再利用。


新定义带来新趋势,新趋势引领新行动。


我们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支持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绿色制造水平。推广应用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共性技术,优先支持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引导北方采暖区水泥企业在冬季供暖期开展错峰生产,节能减排,减少雾霾。


我们要强化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利用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


我们要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建立绿色建材可追溯信息系统,提高绿色建材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


我们要大力开展绿色建材评价,开展绿色建材星级评价,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


我们要构建绿色建材信息系统,建立绿色建材数据库和信息采集、共享制度。


我们要扩大绿色建材的应用范围,围绕绿色建筑需要和建材工业发展方向,开展材料和产品的绿色评价工作。


“大定义”下需“微定义”


建材行业门类众多;加之我国省份众多,不同地区,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绿色建材”的定义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所有。绿色建材的定义只是个“大定义”,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大的方向和大原则。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唯有细节,能定成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行业是一条竿子能插到底的;不同地区也不存在同一标准皆能实用的情况。如果“胡子眉毛一起抓”,最后结果往往是“事事抓不好,样样无头绪”,而如果分门别类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各自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族众多,分布广泛”的建材行业更是如此,如果不分地域、不分门类,只在大方向上和大原则上的简单要求,结果总会出现不适应,不协调的现象发生,影响了整体推进的质量和效率。以传统的水泥和玻璃行业为例,水泥的绿色推进可采取错峰停窑等方式,玻璃却不能采取同样的办法。


建材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门类的产品在取材、加工方式和工艺大都不同,如果仅仅用一个大而全的概念,在方向上给予指导,肯定是收效甚微,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应该在“大定义”原则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建材行业地域和分类的不同特点,依据他们地域的自然条件、领域的独特性,分别制定更加细致、更加贴切、更有针对性的 “微定义”。让这些“微定义”在大定义的引领下,助力建材产业转型升级。


定义还需“上路完善”


绿色建材的发展仅仅靠定义去推动,显然不能实现,更需要建材人联手行动、埋头实干。


绿色建材发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日”,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绿色建材的推进,是建材行业的“一场革命”,如同中国的改革,应去走一条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之路,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


当年,安徽小岗村农民摁下手印时,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叫法并没有被明确;广东小渔村经济特区试验时,他们也没有想到他们的举动会成为“改革开放”定义的内涵所在……越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开始时越是无声无息;越是影响很大的事,开始时越无现成的典范可学习。


走路就有可能崴脚,骑车就有可能摔倒。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有可能会遭遇不曾遇到的巨大打击,但是“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没有渡船的颠簸就看不到对岸的美景”。在这个过程,绿色建材的定义会不断被完善,内涵不断被丰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