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排沟通向沉淀池的地方放了块挡板,将冲洗废水在沉淀池处堵住了,这样废水经导排沟就会流到附近的雨水管道。”近日,生态环境部门的执法人员一边向嵊州三界镇某重点企业负责人指出问题所在,一边利用PH试纸检测污水管道口的冲洗废水,发现试纸呈深蓝色,意味着废水碱性较强。这一幕,是正在开展的绍兴全市混凝土行业专项执法行动中的一个场景。
2022年开年至今,围绕“绿剑2022”主题,省生态环境系统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排查行动,除了涉气、涉水、涉土、固废(危废)等“大项目”外,更加注重从特殊领域的“小切口”出发,将监管的触角延伸至过去防治攻坚的“盲区”“死角”,如6月针对混凝土行业开展的专项执法检查。“这一变化,同绍兴市生态环境‘全域提升’的新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恶意环境违法行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实效,绍兴市在省定任务基础上,采取各区、县(市)交叉执法+第三方专家核查的模式,同时要求在排查问题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企业进行体检帮扶,对列入清单的轻微违法行为企业整改但免予处罚。
根据省生态环境厅交办第一批56家涉混凝土企业名单,绍兴市先对嵊州、新昌两地开展交叉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大气污染物治理、水污染物治理及固废治理等情况。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直属执法队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立即进行调查询问,已责令企业立即改正,并将问题移交属地进一步处理。”
在近期的检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由于近期多雨水天气,部分混凝土企业的堆料场产生大量雨水冲刷水,这些冲刷水通过沟渠汇入下方的三级沉淀池,沉淀池废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会排入雨水收集池,但沉淀池、收集池水位已到达高位,有废水满溢外排的隐患。“检测发现废水呈碱性的企业,需要查处。但还有一些企业是因为相关责任人意识不到位,经过提醒劝导后当即作出了整改,我们将加强后续指导督促。”该执法人员说。
对共性问题“举一反三”,除了重点企业外,此次检查还覆盖到未列入名单的企业,特别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信访件涉及的,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信访投诉的企业。截至目前,绍兴市对嵊州、新昌两地3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立案查处的同时,对企业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进行现场执法帮扶。“接下来我们将按计划对诸暨及三区开展交叉执法,真正做到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质量、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向实现‘全域美丽’稳步迈进。”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直属执法队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