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备市场 » 正文

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风起云涌正当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05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转载
核心提示: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风起云涌正当时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工程机械社会保有量的逐年攀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工程机械产品的产销量将会逐步达到一个平衡。随着这个平衡的到来,产业及市场发展的节奏将会发生改变,包括再制造在内的后市场,将会真正成为旧产品升级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 

  再制造风起云涌正当时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一批工程机械主机厂积极开展工程机械再制造,掀起了一轮高潮。2012年下半年开始,工程机械再制造业务的发展趋于平稳。 

  2010年年底徐工发布公告称,将通过控股子公司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投入6.2亿元实施起重机再制造项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8.3亿元、净利润1.4亿元。 

  2011年,柳工共投入7000万元建设零部件再制造基地和整机再制造中心。2012年10月10日,柳工后市场业务事业部再制造公司在柳工国际工业园启动新工厂落成仪式,意味着柳工的再制造业务将开启新的一页。三一重工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很大。2011年9月,三一挖掘机再制造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该项目是目前为止西北地区最大的挖掘机再制造基地。 

  2012年1月,赣县人民政府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工程机械整机及零部件再制造项目投资协议。2012年4月,三一起重机湖南大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整车再制造基地落户湘潭国家高新区。 

  2012年4月,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与装甲兵工程学院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标志着其再制造关键技术已经进入攻关阶段。 

  2008年4月,武汉千里马机械再制造公司成立,投资1.5亿元建造占地近百亩的再制造工厂。2012年初,合肥市工信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打造再制造产业集聚区,让多方企业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得到各方响,应打破了原有的企业孤军奋战的局面,很有可能推广至其他领域和行业。 

  再制造产业发展困局 

  配套政策不健全国家大的政策是在鼓励企业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但相关配套政策规定的不够健全,使得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在国内发展遭遇了现实尴尬。如再制造产品被归属旧件回收,没有增值税发票,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也不能减免再制造企业增值税,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 

  缺乏成熟的标准 

  从技术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工程机械本土企业在技术层面,还缺少一套成熟的应用标准,这使得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在市场上大规模推广受阻。熔盛机械有限公司总裁姚广山认为,要保证整机的性能达到新机的标准,必须保证再制造的零部件性能达到新产品的标准,这就要求有专业的分工,专门的修复设备和检测设备和程序。 

  原材料供给不畅 

  原材料来源渠道狭窄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在原料方面,旧件作为再制造的原材料,没有逆向物流体系,无法形成规模,最终造成循环体系链条断裂。

  熔盛机械有限公司总裁姚广山指出,目前整机的再制造还没有一个这样的产业分工,单靠某几家企业去完成整机再制造,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将经过再制造的零部件用在二手整机上,以二手机的名义来重新进入市场,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将是一个长期的选择。 

  存在认识误区 

  国内现阶段对工程机械再制造的认识还存在较强的误区。在很多人眼中,常常把翻新产品同再制造产品混为一谈,并把零部件再制造称之为整机再制造。用户也因为对产品不够了解,还存在观望态度。 

  多管齐下绘宏图 

  中国机械工业市场巨大的保有量为再制造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据业内专家分析,2000年之后,中国市场保有的大型成套设备陆续进入报废阶段,中国再制造市场每年的规模可达100亿美元。 

  工程机械再制造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需要多方力量多管齐下。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维修及再制造分会顾问易新乾认为,工程机械再制造必须从零部件再制造入手,逐步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依据的企业集群,相关的工程机械主机厂、代理商、配套件等企业均应参与其中。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需深入开展自动监测技术、寿命评估与预测技术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认证体系,使再制造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