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特别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在即将到来的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水泥业依托自主创新,提升行业总体水平,开好头、迈好步的关健一年。纵观水泥业的发展史,面对自主创新,业内人士不禁感叹,水泥业还有多少坎要迈,还有多少题要解。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水泥业来说,自主创新是一道很难跨越的门槛,对全行业来说,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其难度不亚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有专家分析认为,在自主创新问题上,水泥业面临许多困难。如创新意识不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企业尚未成为创新主体以及科技创新投入明显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水泥业自主创新的发展。
自主创新,水泥业面临观念难题
据了解,我国相当数量水泥及相关企业自主创新欲望普遍不强。这主要源于水泥业区域性特征明显,各自为阵,永远不会有自主创新的冲动,更不用说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大量的水泥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实力弱,目前还很难形成可观的自主创新需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本应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产权体制的先天不足与行业垄断的后天优势,使得这些企业缺乏真正的自主创新动机。
有业内人士认为,水泥业自主创新观念不强的深层次问题是利益方面的原因。据了解,很多水泥企业认为,搞自主创新,需要人、财、物方面的投入,结果怎样还不一定,不如直接引进设备,企业很快就会见到效益。很多技术企业自己有,但企业不愿再费时费力去搞研发,而是直接引进成套设备,企业觉得这样省时、省力,而且服务也到位。但这种只顾眼前的做法其最终结果就是核心技术越来越少,技术创新能力在慢慢衰竭,核心竞争力无法形成。
也有专家人为,国家创新机制还不完善,相关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的导向作用差,没有形成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环境,也是造成水泥企业自主创新观念不强的重要原因,为此,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力度培育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促进产学研体系的形成。
十一五规划要求。水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由于我国水泥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有些污染治理技术还不成熟,因此难度很大。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自主创新意识,环境意识,严格执法。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为此,应依托自主创新,积极推进循环经济,把生态工业、清洁生产等措施综合起来,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要加强科学管理和国际交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从企业实际出发,从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入手,改善工艺,严格按照“水泥大气污物排放标准”以及“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把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0040环境协调性评价等一系列管理标准,从多方面对环境污染实行立体防治,实现“绿色工业”的目标;迅速推广IT技术,全面通过应用计算机集成造成系统、计算机辅助造成系统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情况进行全过程控制,走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路子。
自主创新 水泥业面临能力不足难题
有专家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水泥企业将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主体。目前,相对国外或国内其它行业,水泥企业科研和自主开发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企业对于科研和开发的投入普遍不足。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水泥业发展态势良好,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如新型干法生产技术,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我国水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亟待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仍主要依赖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同时,高新技术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效率低。
业内人士坦言,我国水泥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人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低等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水泥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专家认为,我国的科研主力仍在企业之外,在某些和地方,甚至还出现了本来就很薄弱的科技力量流出企业的现象。
据了解,全国由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经有12批三百六十多个,水泥企业只有两家,即安徽海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有专家分析认为,造成我国水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在于,首先,水泥企业的自主创新投人主要分三个方面,基础研究、产品的实验开发研究和前瞻性战略高技术研究,企业的自主创新投人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实验开发研究这个非常低的层次上,这就使我国水泥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对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也较差。
其次,目前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缺乏明确的科技投入战略。没有制定明确的“科技投入战略”,政府科技投入和企业科技投入还带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科技投入总量仍不足。我国水泥企业的自主创新经费强度很低,多年来我国大中型水泥企业创新科研经费支出与销售收人的比例一直在1%以下徘徊,而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为2.5%至4%左右。
据介绍,美国以人均科技创新投入730美元高居各国榜首,瑞典、日本紧随其后,大大高于其他国家,这表明美日两国能长期在国际经济竞争,特别是高技术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是有坚实基础的。而我国的人均科技投入经费仅为58美元,不足美国的8%,也仅是韩国的15%。
我国在科技上的投人占GDP比重为1%,排名最高的瑞典占到了4%。投入上的差距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另外,在基础研究中,我国的投入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与该比重最高的瑞士相比还不及其1/5,即使与印度1990年水平相比也仅有其1/3略强。
再次,眼前利益也影响了水泥企业对研究开发活动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水平。现在企业的竞争正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如果不能迅速走向科技创新的前台,将最终形成过度的对外技术依赖,这远比资金依赖、市场依赖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深刻和难以摆脱。但我国水泥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在我国现在的市场条件下,水泥企业往往会因为投资自主科技创新活动见效慢而不愿意投人。
我国水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水泥业整体效益大幅下滑的被动局面。在国家投资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众多水泥企业面临生死决择。
据了解,截止2005年6月底,全国列入统计的水泥生产企业5078家中亏损企业222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41户;亏损面同比增加11.69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增长17.26亿元,增加116.63%;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7.60亿元,同比下降76.53个百分点,而2004年全行业实现利润为136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水泥行业水泥产量增速下降,前三季度全国水泥产量为74173.83万吨,同比增长10.7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45个百分点;水泥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标号水泥市场价格呈逐月下降趋势。水泥经营成本大幅增加,行业利润大幅下滑。
水泥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经营增收不增效,经营业绩遭遇“寒流”。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20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合计为195.6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55%。从利润总额来看,20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合计为6.6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7.06亿元,下降幅度高达74.82%。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大幅下降,则其净利润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从数据来看,20家水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为29181.58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合计高达146150.04万元,今年前三季度比去年同期减少116968.4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达80.03%。
自主创新,水泥业面临技术难题
“当今世界,哪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越强,越能开展国际合作,越能与别人形成双赢局面;反之,越没有自己的力量,就越受制于人。”
虽然关于有关水泥行业的“十一五”具体规划尚未出台,业内认为“水泥总量控制及结构调整”这一思路将会得到延续,对于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建设依然会有序推进,但整体步伐可能会有所放缓;对于落后产能的淘汰,专家认为仍需要政策淘汰与市场淘汰两种手段双管齐下,因此可以预期政策淘汰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
“节能降耗”是属于循环经济的一个范畴。由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把节约资源上升到一项基本国策,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目前水泥行业面临原燃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节能降耗无疑成为水泥企业提升业绩的关键手段。如果假设水泥行业能完成“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那么“十一五”期间的年均降耗在4%左右,目前水泥生产中煤、电成本约占有68%左右(其中煤占38%左右,电占30%左右),如果假设煤、电价格不变,水泥行业的成本以2004年为基准,初步估算水泥行业年节约成本在53亿元左右,水泥行业的利润总额将会提升38%左右。
关于“循环经济”试点的概念。在建材行业的“十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对以工业废渣、尾矿、废液、城市垃圾等为原料和燃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实行减免税等优惠,目前水泥企业在熟料中添加粉煤灰等混合材粉磨成水泥,水泥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变废为宝,而且还能获得国家给予的减免税等优惠;此外,在目前水泥企业中的余热发电系统也属于循环经济范畴。目前,国家已批准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乌兰水泥厂有限公司和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估计陆续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试点单位,而且相关的配套优惠政策的优惠力度及资金支持力度都有可能较先前加大。
目前,我国除了上马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外,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该技术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将对水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专家强调,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使得新型干法窑的投资机会显现。
日前获悉,中国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海螺水泥将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联手,为共同推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进步,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共同进行研发,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日臻完善。
北京金隅集团的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围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筑节能保温技术、检测技术以及标准制定等优势领域,积极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与技术推广,并且直接推动了众多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形成,在北京市工业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据了解,北京金隅集团的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今后将加大力度为北京建筑材料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服务,继续跟踪、调研北京地区再生资源的来源、储量和产量;对北京地区再生资源进行取样、成分分析、元素分析和重金属分析;确定北京地区再生资源的分类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维护和更新北京地区再生资源数据库;完善和建设世界一流的再生资源化技术专业试验室;以市场为纽带,联合其他研究、产业、检测资源,建设固体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技术推广平台。
应当承认,在我国水泥业自主创新的氛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必须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必须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须着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总之,水泥业在未来五年中,自主创新,面临的技术难题还有待业界去破解,但可以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自主创新将成为国民经济和我国水泥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