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逐步恶化,利润快速下降,企业经营策略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主要包括:
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环境不断恶化
生产原燃料费用大幅上升。近年,中国钢铁生产和对国际市场铁矿石需求的持续大幅增长,不仅造成国际市场铁矿石供给的紧张状况,而且,带来国际海运费用的大幅上涨,致使进口铁矿、焦煤等资源到岸价格不断攀升。据统计,2002年初,每吨铁矿由巴西和西澳运往中国的费用分别为6.8美元和3.2美元,而目前该费用已达到96美元和38美元, 分别提高了13倍和11倍。同期,国际市场铁矿石长期合同基准FOB价格(Fe 63.5%)也由每吨17.7美元上涨到目前的51.1美元,提高了188%。而进口零售铁矿石到岸价格则上涨更快。特别是2007年7月下旬以来,国外铁矿石到岸成本出现了快速上涨,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也相应上升,焦煤、焦炭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钢铁企业面临了原燃料价格全面上涨的态势。受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海运和港口能力短期内无法提高,以及国际市场主焦煤价格和2008年国际铁矿石合同基准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升等的影响,预计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原燃料采购价格将会进一步上涨。
生产原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大大提高。随原燃料价格的提高,中国钢铁企业平均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根据世界钢铁动态的跟踪分析,2007年1至11月份,中国钢铁工业平均每吨热轧板材的生产成本比年初提高了约130美元,仅7月份以后就提高了近100美元。而同期,全球钢铁工业每吨热轧板材的平均生产成本仅上升了70美元,中国钢铁产品的成本优势已经基本消失。造成中国钢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料价格的上升,约占全部成本上升量的90%左右。由于原燃料价格仍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因而,2008年中国钢铁业平均生产成本仍将上升。而中国钢铁工业的劳动低成本优势由于在成本构成中所占比重不断减小,目前已经基本失去作用。
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日益严重。从2006年下半年起,中国国内钢材市场就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态势。尽管有人不愿承认这一事实,但在钢材出口量快速增长,而国内市场价格早期仍然下滑的情况下,中国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事实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钢产量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钢产量增长远远大于国内粗钢需求的增长,新增产量的50%以上要依靠向国际市场出口才得以消化。至此, 国际市场已成为中国钢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撑。失去此支撑,中国钢铁行业难以健康发展。
钢材出口开始降低,国内市场压力增大。为限制钢材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政府先后对钢材产品出口出台了一系列的销减出口退税和增加出口税收政策。 由于国内外钢材市场价差较大,这些政策出台的初期效果并不明显,但随国际市场的持续疲软和国内市场价格近期的快速走高,中国钢材出口效益已经开始大大低于国内销售,政策对钢材出口制约效果开始显现。2007年7月,中国出口钢材和半成品684万吨; 8月份下降到572万吨;9月份降低到480万吨,而10月份仅有 442万吨,比7月份下降了35%。此外,由于出口钢材数量的快速增长,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全球主要钢材进口国和地区的众多反倾销调查,今后中国的钢材出口市场也可能会面临进一步的萎缩。出口萎缩将对国内市场产生巨大的压力。
二、新环境下国内钢材市场特点
根据上述变化可以肯定,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发展已经从相对容易的时期进入相对困难的时期。此外,中国国内钢材市场的运营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
在2007年7月份以前,掌控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市场供需变化,而钢材生产成本仅起次要作用。也即,尽管中国国内钢材市场自2006年中期以来,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价格应该不断下跌,但由于国际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市场价格,钢材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在短期内弥补了国内市场容量的不足,加上生产成本的支撑,中国国内市场价格始终保持在相对高位上,没有出现价格的“死亡低谷”。但是为了保证钢材的出口,中国国内市场价格又必须较大幅度地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以刺激出口量的不断增长。如,2007年4月,中国国内热轧板平均每吨出厂价仅有402美元,而国际市场FOB价格为520美元/ 吨,美国钢厂出厂价格为620美元/吨。差价分别为118美元/吨和218美元/吨。高差价维持了钢材的出口。此外,由于供需决定市场价格,在供需关系不同(尽管成本相近)的情况下,国内各类热轧钢材市场价格差异很大。如同期,国内市场热轧板材每吨为4,300元,而螺纹钢材每吨为3,230元,线材每吨为3,350元, 差价达1,000元/吨。
在2007年7月份以后,决定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的主导因素已经逐步地从供需矛盾转入钢材生产的成本变化。因而,近几个月以来,尽管国内钢材出口数量逐月降低,国内外市场价格差也在不断地减少,但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不降反升,并随钢材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而快速提高。随铁矿石、焦炭和主焦煤价格的进一步上涨,预计,近期内中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还将有所增长。如2007年11月,中国国内市场热轧板材的出厂价格为500美元/吨, 而国际市场FOB价格为580美元/吨, 美国国内市场价格为595美元,价差缩小到80美元和95美元。若再考虑政府的取消退税和5%的出口税,中国普通热板出口几乎无利可图,出口会进一步萎缩。尽管出口在减少,但国内热轧板材的市场价格却在不断上升,比4月份提高了近300元/吨。此外,由于成本决定市场价格,具有相近生产成本的钢材市场价格也应相近,因而,近期中国国内长材产品价格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板材价格的增长。如2007年11月,中国国内市场每吨热轧板材的市场价格为4,550元,而每吨螺纹钢和线材的每吨价格分别为4,260元和4,280元,差距已经不足300元/吨。
三、环境的变化将导致行业发展战略的变化
发展环境的变化必将导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战略的变化。主要有:
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将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首要部分。随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基本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是资源条件优异的印度、俄罗斯、乌克兰、巴西和澳大利亚等。中国钢铁行业要持续发展就需要向日本、韩国那样,不断降低原燃料消耗,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吨钢制造成本。此外,还需通过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财务和管理费用等。
为降低经营费用,提高科研开发效能,以及提高投资收益,中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步伐就必须加快。只有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后,企业才可能实现统一规划,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实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实现统一销售,降低销售成本;集中科研开发经费和力量,实现科研成果共享。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大洋中,“航空母舰”总要比容易掉头的“小舰”更抗风浪。
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转向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高档化调整上来。原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使中国的钢铁行业无法再通过扩大产能来获取高额利润了,这就会迫使钢铁企业转而注重钢铁新产品的开发,高档钢材的生产和产品的深加工,使有限、昂贵的资源尽可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减少环境污染。资源价格昂贵本身就要求企业注重各类资源的回收利用,发展资源利用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的效能。资源利用提高后,企业环境污染就会降低。如何将低效益的污染治理转变成高效益的资源综合利用将成为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