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喜欢用“高楼林立”向外地朋友和境外客人描绘申城新貌,可是在这光鲜的外表下却隐藏着超能耗的隐患。在昨天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节能执法检查组在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建筑能耗成为近年增长较快的能耗领域,本市普遍存在超能耗的公共建筑设计。
改造推进速度缓慢
2007年以来,全市新建住宅和新建公共建筑全部严格按照国家50%的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但是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推进速度总体较慢。
目前,上海既有建筑约5亿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约3.5亿平方米。然而在既有建筑中,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000万平方米,其中,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00万平方米,既有住宅1000万平方米。
亟须制定地方标准
“现有的国家标准过老、过低,是建筑节能的一大瓶颈。”市节能监察中心法制监督科科长凌云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市迫切需要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亟须研究制定地方标准。市人大常委会节能执法检查组副组长俞国生表示,相关标准的滞后和缺失,直接导致了目前超能耗公共建筑设计比较普遍。
在以往的监察中,凌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建设的设计图纸上明明有节能环节,但是等到施工过程中,开发商往往随意更改或者干脆取消节能设计,等到项目竣工再发节能整改通知,操作起来又太困难。
“事后监督成本太大,最理想的是在过程中时时监管,但是目前的法规没有赋予监察部门足够的权力。”凌云透露,在于12月份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上海节约能源条例》(修改稿)中,将建议增加过程监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