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中山市三和混凝土桩杆有限公司 “三和” 牌—— 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24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搜房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中山市三和混凝土桩杆有限公司 “三和” 牌—— 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

    中山市三和混凝土桩杆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珠三角腹地和产业集聚的中山市。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首批获得“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工程建设标准化合格认证”及“广东省建设工业产品准用证”的管桩生产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和集团化运作企业。并在南京、福建、漳州、苏州等地建有8个制造基地,三和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管桩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03年被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和国家统计局联合授予“中国建材百强企业”

    公司自创立以来,奉行“重质量、精心生产、创三和品牌,守合同、持续改进、使客户满意”的质量方针,致力于混凝土管桩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达25%,发展势头迅猛。在长期实践中,恪守“精益生产,增值服务”准则,并以“零缺陷”为质量标杆,逐步形成学习与创新型企业文化。近年在公司发展的战略层次上,又进一步引入和确立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追求组织效率和顾客价值最大化的长期目标,提升共享愿景与社会责任型的分享文化,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形成组织绩效的良性推动。 

    技术创新 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三和”十分强调新技术乃至核心技术的形成和拥有,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技改项目,除内部组建研发团队外,还与专业科研院所进行项目横向合作与攻关,整合社会高端资源,纳入企业创新体系,积极推进主动式淘汰的产品升级换代模式,2005年新产品产值率高达30% 。中山市政府鉴于企业在推进行业技术升级中的特殊贡献,特在公司设立行业第一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还先后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了长期的研发合作关系,达成科技成果定向转化协议,并作为其孵化转化基地。这一成果共享机制,使企业获得并保持旺盛的创新力和发展的持久动力。

    以研发中心为依托,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04年,企业启动的“购置先进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技术改造项目”,于当年取得实质性成果;2005年,企业组织的“新型PHC管桩余浆循环使用技术”技研课题,“实施循环经济、环保清洁生产的重大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改项目获市级立项,并成功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企业还先后参与8项行业、国家标准制订和修订工作,并成为行业标准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命线 

    三和企业倡导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循环利用和绿色建材产品。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方面,首先是定期对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材料选用、设备运行、废物处置等以及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进行系统地调查和分析,找出重要的环境因素加以控制或管理;其次采取措施降低工艺过程中的废物产生量,包括降低消耗和废品率,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余料的产生;三是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循环工艺处理,从而保证产品及企业生产过程符合国家及广东省的有关环保、节能政策。2005年,企业分获中山市环境保护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和“中山市环境影响文件批准(生产工艺)”。相关节能、环保技改项目,生产废料的资源化利用项目已上报政府相关部门立项,并成功通过立项验收。

    精心生产 做永不褪色的品牌

    品牌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三和品牌战略是通过不断努力实现的,在技术上公司设有研发机构,投入大量研发费用购置设备,充实中心实验室,提高其功能,自主命题,使产品研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质量上,在国内同行中较早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1999年通过ISO9002:1994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001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方针从“生产优质产品,满足合同要求,提供优质服务,使客户满意”提升为“重质量、精心生产、创三和品牌;守合同、持续改进、使客户满意”,并且在2005年全面改版顺利通过复审。在服务上,推行售前、售中、售后优质服务,形成生产、运输、施工一条龙服务网络。

    企业注重品牌形象的长期塑造,着重于品牌差异化和个性形象的核心塑造,突出PHC系列产品的技术领先性、终身品质服务和关注健康环保的市场形象,通过实施“1-2-1”品牌战略(即以稳定产品质量和优化效率为核心,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整体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追加形象传播的经费投入,强化核心品牌的推广力度和市场效应,收效良好。2004年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直至2006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

    以人为本 创新成就未来

   “以人为本、持续增值;德法兼容,无为而治”是企业创始人韦泽林先生经过多年摸索而创立的人本理念。三和企业以此为纲制定相应的人才强企战略,纳入人才利用的“过程增值”模式。企业十分注重团队建设,不仅在于人才培训制度的根本建立,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包括团队学习、内外标杆学习和建立共同愿景为内涵的学习型组织氛围。纳入“外引内培,引培结合”的人才运用机制,与名校签订人才培训战略协议,建立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和实现人才结构的动态优化和智力资本的“过程增值”。在人才管理方面,主张自主管理、宽严有度的基本原则,强调德威并举、德行为重的管理方式。通过人才强企战略的积极推进,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涵盖研究开发、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专业性与综合型人才队伍,现大专学历以上及中高级工程师人数占企业员工总数10%。

   “回馈社会,造福桑梓”这是公司董事韦泽林先生一直不变的回报理念。三和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时刻牢记自身社会责任。截止2004年,三和企业先后上交国家利税近亿元,连年被当地政府评为纳税进企业。截止2004年,三和管桩捐资支持用于修路、建学校、兴建医院、福利院等地方慈善事业等利民工程累计近千万元。

    在经历近十年的竞争与发展,三和企业在各级政府和业界的关怀和支持下,逐步成长为依托强大的行业优势和技术实力、过硬的人才队伍和品牌资源,以及为客户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成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行业领军企业之一,为进一步实现三和管桩的“沿海北上、沿江西进,依托内陆、拓展海外,稳定管桩主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全方位品牌战略和资本扩张路线奠定坚实的基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