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乔龙德:多轨齐下 力保全行业经济效益回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2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建材报
核心提示:乔龙德:多轨齐下 力保全行业经济效益回升
  今年4月,在全面分析建材行业存在的四大矛盾的基础上,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提出了“两个遏制、三个加快、两个加强”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为破解行业转型之困理清了思路,统一了认识,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遏制新增产能、遏制经济效益下滑”,“加快新兴产业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加快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强改变作风,深入实际,攻克行业的瓶颈关键问题,加强创新‘三新’对转型升级遏制新增产能开发新产品的有效性和支撑作用”,围绕这一工作中心,乔龙德会长亲自带队,联合会领导兵分三路,分赴有关省市及企业,各专业协会和地方协会也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展开专题调研,摸情况、找原因、想办法。一方面,对继续违规新建产能的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提出警示,表达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之心;一方面,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研讨会及两个“第二代”研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加快推动发展新兴产业及两个“第二代”研发的步伐,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 

  “两个遏制、三个加快、两个加强”都是促进建材行业科学健康发展的手段,什么才是真正要达到的目的?在目前工作基础上,下一步联合会还要做些什么?行业、企业又应该怎么做?7月8日,中国建材杂志、中国建材报联合报道组的记者对中国建材联合会乔龙德会长进行了专访。 

  现状: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有一定回升,但弹起乏力 

  乔龙德会长说,“两个遏制”都很重要,其中的“遏制新增产能”是当前首先任务,但这个问题涉及面是有限的,并非每个企业都有新建产能问题,这项工作要作为重中之重。而“遏制经济效益下滑”,优化存量,提高经济效益,是全行业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更应作为重中之重。遏制新增产能的目的也是为了遏制效益下滑。经营企业必须要有效益,否则投资怎么收回?股民怎么回报?企业发展的投入怎么来?职工生活与收入怎么提高?这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基本任务。 

  今年上半年建材工业的现状如何? 

  乔龙德会长用一句话作了概括:总体上有一定回升,但弹起仍显乏力。 

  他用一组数据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从现在形势看,传统建材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利润总额中的比重,仍占到近50%左右,如果这一块起不来,其他产业很难拉动它。以水泥为例,1~5月产量增长8.8%,但利润总额加上6月份的初步估计,同比增长1%,也就是产量增加利润有减无增。从实际情况看,水泥的经济效益不如去年,因为库存和应收款也在增加,应收款去年同期是580亿,今年是720亿元,应收款增加24%,有部分效益并没有真正实现;平板玻璃1~5月利润总额只有10个亿,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亿,但利润主要是平板玻璃企业中技术玻璃带来的,单独平板玻璃生产仍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建筑卫生陶瓷相对增长快一点,主要原因是出口价格有所提高,另一个原因是前两年,由于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以后,部分产能关闭,供需平衡的矛盾点得到了一定释放,所以建筑卫生陶瓷的恢复比水泥玻璃要快一点。但是最近又有一些苗头,有的企业有了效益之后又要新建,玻璃也有这种苗头,亏损还没有全面扭转,停产的又要开始生产。经济效益回升进展很慢。 

  造成回升慢和弹起乏力的原因有多方面,因此救行救市工作也要多方位形成合力,如果只站在局部角度,靠单个企业采取措施,难有大的效果,单有好的招数,形不成合力,也难解当前困境。这种情况下,各项工作要有机结合起来。行业做什么,企业做什么,要求政府做什么,大家都应该明确各自任务目标,最后将目标和任务汇集到一起。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优化存量、搞活存量方面、苦练内功方面、激活经济增加活力效益提升、加强成本管理采取一系列有用措施。这是当前行业经济效益回升必须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行业共性的问题。 

  为此,各方面的力量必须形成合力,多轨齐下,力保行业效益回升。 

  把脉:经济效益总体下滑有四大主因 

  乔龙德会长认为影响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最基本的原因有四个。 

  其一,产能严重过剩是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它在经济下滑因素中占的比重最大。由于供给过剩,造成市场价格下跌,使成本相对相同的情况下,价降多少,利就少多少。从目前效益略有回升的迹象来看也正是这个原因的体现。 

  乔龙德会长进一步解释,价格和利润是一个温度表,温度升降的决定因素就是市场供大于需产能过剩。再进一步分析,产能过剩是不是因为绝对需求减少了?以水泥为例,产量增加了8.8%,市场的需求绝对量并没有减少,但产能新增量大大超过市场需求的增加,而且产能还在增加,现在是8.8%,如果到年底增加到9%,当年就增加1.8亿吨到2亿吨,绝对数额非常大。绝对用量还是增加的,所以并非市场需求减少,大家卖不出去,而是过剩的严重程度远远高于市场增加的份额。这里有市场规律的原因,也有企业心态的问题。一看产能多了价格往下溜,为了占有市场,就先跌价。这种心态只符合竞争,但不符合市场供需规律。所以我们不能正确把握与运用规律,造成价格下跌利润下降。 

  其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有所调整。以前建材工业为什么增幅比别的行业更快?因为多年来中国经济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动内需为主要的发展手段,基础设施、房地产、城镇化等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相应对建材工业拉动关联度大,而且很直接;现在国家经济结构有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减少。经济发展和投资逐渐转向新兴产业、高科技、公共设施、环保治理与消费性产业。产能过剩的建材工业,自身的投资有了明显减少以外,其他产业对建材需求的增长相对减弱,需求增幅减少,对于一直以来依赖外部拉动为发展主导的建材工业外力拉动减弱。 

  其三,行业结构调整的局限性使其与转型升级和市场供需相脱节。乔龙德会长肯定了过去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同时指出过去结构调整的定位和调整的落脚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说,过去强调的是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技术和生产线规模的调整,产品质量档次比例的调整。这种调整只是内部技术、先进与质量品位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很有必要,但都是忽视产业之间结构调整,只是产品内部结构调整,跟外部市场需求不挂钩,它最大的弊端是缺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缺乏各产业横向发展与延伸的联系。久而久之,内部优化了,但与外部需求脱节了,造成虽然产品结构优化了,但总量没减少,没得到控制,最后产量严重过剩。 

  之前,我们满足于产品内部的结构比例调整,产业结构怎么调,用的力量与引导不足,产品单一,深加工跟不上,新兴产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发展方向不明确。这样外部形势一变化,前边原有的路窄了,拥挤不堪,另一个路还没修好,要转型一时转不了,技术储备不足,老路收窄,新路未打开,行业发展自然就青黄不接,显得被动。所以,现在我们提出加快转型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加工业作为发展方向。 

  其四,大多数企业的发展通常依赖于外部拉动,而靠优化存量、提升效能和效率的意识不足,因此,注重外延,忽视内涵。靠增量,靠规模,靠市场拉动的“三靠”是很多企业的发展之本,很多企业对这种外延的拉动,熟门熟路,积累了一定经验,“几十年来都在高速增长中成长的,没有受过寒冷,即使有过寒冷,时间不长太阳就出来了,一旦身上暖和了,就忘了寒冷的难受。所以,精力、注意力、功夫没有下在内部的提高、提升和效率、效能方面。真正在内涵方面,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增效、控制成本、苦练内功方面,花的精力、时间都不多。”乔龙德会长形象地提示了企业对优化存量提升效益认识不足的原因。这种发展往往两头不平衡,一头轻一头重,外延忽视了内涵。即使有的企业这两年开始重视练内功,但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显得老路难走,新路难开,原地转圈,出力不出效。 

  乔龙德会长对四大因素进行了客观具体的分析,“在造成经济效益下滑的诸多因素中,产能过剩、需求拉动、转型升级、内功不足等以上四大因素占到80%~90%的分量,而其中产能过剩又占到60%~70%。而四大因素中,只有需求拉动减缓是国家层面的宏观因素,遏制新增、调整结构、优化存量都是我们行业自己应该主动解决的。” 

  对症: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乔龙德会长强调,首先要认识并处理好两个遏制之间的关系。 

  “两个遏制间的关系很密切,特别是遏制新增产能有两大重要意义。”他说,“第一,新增产能遏制了,化解产能过剩才有可能实现,产能过剩化解了,供需矛盾缓和了,价格肯定会回升,效益下滑才能遏制;第二,遏制新增产能也是为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留下发展空间。目前雷同技术的重复,既体现不了市场需求,又反映不了技术的提高,成为盲目发展。遏制现有水平的重复建设,也是为了未来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从这个角度,遏制产能具有近期和长远的意义。” 
     
  同样,把现在存量经营好了,一心一意,扎扎实实抓好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率。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能够取得比靠产量增长来得更可靠的经济效益,这时靠增加量的冲动就会减弱,所以优化存量也是遏制新增产能的一种举措。反过来,若一味求量的发展,新增遏制不了,效益下滑,当前生存都顾不上了,哪来的发展可言?所以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反作用,应把握好、运用好这个规律作为提升效益支撑。两个遏制要同时抓,并行抓,既抓遏制新增产能,又要用力抓优化存量。 

  乔龙德会长指出,第二要认识并处理好优化存量与改变发展方式间的关系。 

  “优化存量是改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他说,改变发展方式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投资项目的发展要转向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建筑材料产业,即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发展方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优化与提高现有资源的效能和效益,把存量的潜能挖掘好利用好。因此,优化存量目前成为最现实、最靠得住、最有现实希望的抓手。同时更要认识到优化存量不仅是战术问题,而且是战略问题。从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角度,每个国家都不能以无限制使用资源、能源,牺牲环境去发展经济,尤其是中国。基本需求基本满足之后,不允许无限制靠消耗资源去发展,必须提高资源使用的能力与水平,使有限资源发挥最佳作用。从战术上说,围绕资源利用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合方式的调整改变,让其发挥更好的效能。这样粗放经营才能结束,中央多年来强调的质量效益型通过改变发展方式和优化存量才能实现。 

  “最后要认识并处理好提高经济效益与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和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之间的关系。”乔龙德会长说。 

  提高经济效益要与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和改变传统经营模式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乔龙德会长向我们解释道,一般意义上讲,优化存量是要降低现有的物耗能耗,强化成本管理,开源节流,减少费用与支出,使成本降到最合理的程度,这是作为一个生产企业基本的经营管理要求。但“光人走灯灭这种传统的做法还不够,必须要靠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提高效益停留在现在的资源配置和生产方式层面远远不够。如果一个行业企业资源利用单一,只会产品经营,不会融入金融理财的理念,不会运用财税杠杆作用提升经营效果,不会适时地选择资本经营,就不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不去简化流程和用智能控制技术替代过多的劳动力,如果在营销方式和采购方面仍然是计划加行政管理,不去改变商业模式,那么其资源利用率自然低下,因为资源本身的多功能被思维不变的观念锁定了,过去强调的分块分段分层负责的相互制衡的生产要素组合体制,只考虑合理性多,欠考虑效能、效应,这种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恰恰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是分割的,是相互制衡的。”按照市场化运作,按照资源生产要素最佳配置组合的要求,必须把科学管理和科学配置融为一体。要看到无形资产的作用,特别是人的能动性。打开了思路之后,潜力空间非常大;方式一变,效果完全不一样。因此,优化存量不仅从有形的方面着手,更要从无形的方面改革。 

  用药:多轨齐下,救行救市,扶持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乔龙德会长强调,当前任务很重,要多轨齐下,来救市救行,努力扶持企业经济效益回升与提升。

  目前亟须做的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从遏制产能新增和化解产能方面,要动员地方协会积极行动,不仅联合会和专业协会要行动起来,还要动员地方协会,摸清楚并清理还有没有新建及拟动工的新建项目,各地首先要自己进行清理并汇总,统一报国家发改委与联合会。大家一起动手,责任明确,将工作进一步细化,坚决遏制巧立名目、偷偷新建的新增产能。

  对化解产能过剩的“六个一批”要制定实施细则,每个一批都要有内容和支撑点,将“六个一批”具体化,既有方案又有支撑点,8月份发布细则并督促实施。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包括报纸、杂志、网站,要曝光和公示一批违规项目;许可证审查办公室,要与各省许可证发放管理部门联手,通报、通气并要求从审查的渠道报出各省违规项目,各省也要统计上报,违规的项目下一步发证要挡住,要起到威慑作用。总之,专业协会、地方协会、媒体、许可证审查等多方要联手,大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清理与遏制工作。

  第二,提升标准,加快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这项工作已列在当月计划,标准部要拿出三个方面的新建、修订和提升的标准。新兴战略产业的标准与进入门槛,节能减排的达标标准,提升传统产业标准和门槛的标准。对于一些来不及服从调整结构的标准,首先制定协会标准,然后过渡到行业,国家标准。标准制定要围绕三个目的。一是淘汰当前的落后产能,二是提高新发展的各产业的门槛,三是对能耗排放不达标的提出警示与达标时限。

  第三,所有的产业,由秘书处负责督促各专业协会摸清家底。每个产业要分清工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经济效益达到银行利率以上、节能减排达标的提升类企业,工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良好、节能减排指标或达到、经济效益低于银行利率,但还可提升的企业,工艺技术本身落后、排放、效益差的三类企业,要列入限制整改或淘汰的目录中,每个专业协会都要有本行业某方面的样板企业,号召本行业与其对标。如果各产业家底搞清楚了,配合“六个一批”就是动力。这对我们整个转型升级有好处。这项工作,每个专业协会今年都必须完成。

  第四,近日联合会已发文,与省、市地方协会联手推荐和表彰一批调结构、练内功、增效益的中国建材行业百强企业,以树立典型和样板,引导企业着重提高技术、提升管理、调整结构,同时以此证明环境相同,但功夫不同、做法不同、效果不同的内因论作用,从而鼓舞行业回升效益。

  第五,加快兼并重组,规范兼并重组程序,提升兼并重组质量,争取兼并重组政策。对一些主要产业,特别是水泥、玻璃、陶瓷要制订兼并重组实施方案。三季度内方案也要出台,而且重组目标、对象,前10大企业集中度比例,具体哪个区域怎么搞,都要细化。兼并重组的流程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则,对积极兼并重组的大企业争取政策扶持。

  第六,加强对行业经济运行活动的分析。经济运行活动分析今年已进行了两次。8月初将进行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希望到时看到“两个遏制”初见成效。

  第七,要加强地域经济运行协调。各专业协会,各地方协会,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效益回升和提高的关键问题,找准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 找准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区域内的企业的协调,相互学习,向先进看齐,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措施回升提升经济效益。

  要改进作风,联合会、专业协会深入实际,发现难点和瓶颈问题,联手地方协会,三方会军共同解决。必须破解一些难题,树立好的典型,违规的也要警示,体现行业平台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继续深入下去解决,两个“第二代”的分管会长要到现场办公,现场拍板解决问题。

  乔龙德会长强调指出,在救行救市,扶持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力保行业效益回升方面,联合会自身首先必须到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