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价格和库存水平都好于往年同期,2014年供需状况有望进一步好转。未来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政府治霾决心的提升将力促各地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新的水泥排放标准有望很快出台,将利好区域大型水泥企业。
水泥价格继续上涨
全国水泥价格从10月开始出现明显上涨。根据数字水泥网统计数据,上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延续小幅上升态势,环比涨幅为0.19%。水泥价格上涨区域主要有四川、重庆、福建和广东省局部区域,不同地区价格上调10-30元/吨不等;熟料价格上涨主要体现在江浙皖沿江地区,上调10-20元/吨不等,企业出厂价在370-380元/吨,粉磨站到位价已达400元/吨,部分区域超过400元/吨,基本与2011年高点持平。
具体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水泥价格平稳,熟料价格继续上涨。熟料价格再次上调的原因:一是江浙皖三省熟料外卖企业供应持续紧张,库存一直较低,为保内部企业用量,不断减少外销;二是受雾霾天气和水位下降影响,江苏和浙江内河航运不畅,熟料运输受到一影响。华北、中南、两湖地区水泥价格以平稳为主,西南地区价格继续小幅攀升,涨幅在10-20元/吨。其中,川南、川北和重庆地区以涨为主,成都市场因之前价格一次性上调幅度较大,近期一直保持平稳运行。
市场方面反馈,进入12月,下游需求较10-11月份有明显提升,部分企业发货量可以接近产销平衡,价格能够保持继续小幅上升。除了需求相对好转以外,部分企业之前自律停产也是助推价格上升的原因之一。企业普遍认为,目前价格可以持稳进入淡季,春节期间水泥价格会有一定回落,但幅度不会太大。通过行业自律,今年各企业盈利提升较为明显,大家对于明年维护市场信心较足。
湘财证券认为,四季度总体需求略超市场预期,目前进入需求旺季末期,其中,东北、西北等区域由于天气原因已转入淡季,其他区域需求量也有所下降,预计未来水泥均价增长幅度将减小。
严控产能超预期
雾霾天气的持续,令今年以来水泥行业倒逼减排实施的力度空前加大。
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构成雾霾的三大成分,而水泥则是前两种污染物的排放大户。统计数据显示,水泥工业的粉尘排放占到工业排放总量的30%,水泥工业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0%-12%,是继火电厂、机动车之后的第三大排放源。
今年5月,发改委、工信部联合下发《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央已把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7月25日,工信部在网站上公布了首批19个行业淘汰产能企业名单。12月13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发布,核心之一是严控钢铁、水泥、船舶等行业新增产能。针对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政策精神,中国水泥协会正在制定细化执行方案,预计2014年上半年将逐步取消复合32.5水泥,并对高标号水泥资源综合利用率作相应调整。
实际上,各地也在制定适合本地的减排计划。11月,河北省出台《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计划》,提出到2017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达到100%,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100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25%。12月17日,石家庄拆除18家水泥企业,都是粉磨企业,且大部分在产。
申银万国近日发布的研报指出,国务院严控新增产能,协会制定41号文细化执行方案,取消低标水泥进度超预期,有利水泥行业供给减少。若政策执行顺利,有利于行业供给减少,2014年水泥上市公司盈利确定性将继续提升,未来需关注细化出台后地方实际执行效果。
湘财证券同样认为,2014年行业边际供需将进一步改善。从区域来看,看好供需结构偏好的华东、华中区域。此外,华北区域在大气治理等因素下,明年供求关系有望明显改善,如果大气治理促使小企业能切实关停,区域价格将有望较大幅度提升。
区域龙头有望受益
全国水泥产业整治力度最强的属华北京津冀地区,目前该地区水泥过剩率为30%。华北地区水泥市场长期为冀东水泥、金隅股份和中国建材三大集团占据,这些龙头公司已经完成今年的环保提标和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以金隅股份为例,公司天津水泥生产线粉尘排放仅为0.3毫克每立方米,是国家标准30毫克每立方米的百分之一。公司在华北地区第一家主动关停,2013年已经提前关停了2个水泥厂,已经累计关停7处生产线。涉及的1550名职工,通过转岗、留任、补贴等方式,已经全部妥善解决。公司将在下周召开董事会研究关停产能的资产处置问题。据公司董事长透露,北京市政府也将于近期就金隅率先关停水泥厂给予奖励和其他政策支撑。
在供需改善的背景之下,龙头公司对2014年春节后的旺季持乐观态度。目前,水泥行业都在经历需求“冬眠”,但大型水泥企业却加紧生产水泥熟料备货,以应对明年开春即将到来的供不应求。
江西水泥(行情,问诊)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水泥市场价格维持在高位水平,公司成本由于煤炭价格下跌、产能技术水平发挥、固定成本摊销等因素而明显下降。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水平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该人士认为,四季度毛利率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并将迎来业绩释放。同时预计,江西省明年的水泥市场应该会好于今年,主要原因是区域内新增产能不多,开工建设情况良好,产业集中度较高。上述人士表示,年底即将出台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对整个水泥行业而言都将带来积极影响。明年将进入“十二五”的第三年,在城镇化的推动下,下游需求预期仍比较乐观,将好于今年。
华新水泥在中部具有优势,湖北市场占有率达到20%。该公司高管表示,中部优势将使公司在国家关于中部城市群的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受益,但目前水泥消费仍属相对高位,因此超常爆发难求。据了解,华新水泥2013年四季度出货量大增,价格较三季度上涨逾30元/吨。四季度平均每天出货量为16-17万吨,较全年日均出货量13万吨大涨约24-32%,水泥价格每吨较三季度上涨逾30元。公司预期近期水泥价格不会再上涨。
有分析人士认为,水泥企业考核碳排放将会提上日程,如华新水泥这样已经解决自身环保问题、拥有碳交易能力的水泥企业,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产业集中度也可能由此提升。
海螺水泥:三条逻辑证明未来三年的增长
论述的背景及相关说明
本报告仅论述海螺水泥未来三年的增长及相关路径,忽略其股价波动受风格转换,水泥短期涨价跌价,宏观背景等相关因素影响;(我们能理解股价受风格变化影响的合理性,本报告仅论述增长)n受整体经济转型预期的影响,海螺水泥的估值创下新低,并始终在低位徘徊,市场的担心过去投资驱动的经济在未来无法延续从而影响未来的增长;n而从基本面来看,水泥行业尤其华东水泥行业今年却是始终在超预期,显著区别于其他周期性行业。
带着我们以上疑惑,近期我们调研了海螺水泥,我们的结论是海螺水泥可以区别于其他周期性行业以及其他大部分水泥股,我们可以把海螺水泥未来三年的增长的路径说清楚。
未来三年的增长路径n2013年的增长:2013年即将成为过去式,已经不是很重要,短期的几个细节还是需要重视:其一,今年华东地区水泥行业发生了两个过去都很少见到的现象:一二季度淡旺季价格转换的时候幅度在近几年是最大的;在7~8月份历年水泥淡季时间里,水泥都涨价了,体现在吨毛利8月份相对于7月份有明显提升———这些说明,水泥行业在周期中独特已经有所显现。
其二,想要说明海螺水泥今年的EPS的市场化程度是很高的:因为市场始终担心价格协同是维持价格的理由,而协同本来就不可以持续。但从海螺水泥今年的市场策略,以及我们做草根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海螺水泥按照产能有效释放,不丢份额的前提下,去制定自身的价格策略。所以我们今年在7~8月份看到海螺水泥库位始终比较低,发货量始终比较理想,而价格还在继续上升。结论:经过过去几年的轮回,只有海螺水泥是强者更强了,而其他水泥或多或少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影响,比较明显的是冀东水泥。
其三,展望即将到来的四季度旺季,我们认为不会出现市场担忧的旺季不旺的情况:证明这点的最直接证据就是海螺水泥在旺季正式开始前的目前试点库位处于偏低的位置;上海等区域的企业已经对涨价跃跃欲试;华东区域内其他企业在没有新增产能的情况下也有提价要利润的动力(停窑或协同等);从经济来看,短期回暖趋势还是有利于需求。----9月16~17日华东再次大幅度涨价再次印证4季度增长的确定性。
其四:2013年业绩虽然已经不那么重要,我们预期在1.5左右(存在超预期的概率),但我们想说明,这个业绩对海螺水泥而言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业绩,其经营策略的可持续性至少说明未来业绩的市场程度也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2014年的增长:目前来看确定性很强。
其一,在对宏观经济和需求没有太多期待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供给上,这是所有周期股共同的逻辑: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海螺核心区域的长江沿岸从2014年开始没有熟料投放,这个决定2014年长江沿岸的供需关系将出现显著改善,甚至从2014年开始沿江的一些在城市内的水泥厂出现搬迁从而出现部分产能减法现象的出现。而华南地区明年的景气状况也将好于今年。我们统计了一下,海螺水泥明年70%左右的区域供需关系是要明显好于2013年,最主要是供给无增长带来的供需边际的好转,从而直接带来价格上涨预期。(海螺所在区域2014年新增产能大约3000多万吨,主要集中在西部)其二,量的增速:量的增速在海螺产能有效释放的策略下,我们根据产能投放进度即可,我们预计明年的销量增速大约3000万吨左右,保持在13%左右的增速。
其二,结合量的增速,我们预计只需海螺水泥明年的综合净利润提升6元,2014年就能保持30%以上的增速达到EPS2元,而我们认为最后超预期的概率还在。
2015年的增长:对于周期股而言,目前时点要把2015年说清楚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2015年宏观经济很难预判,但我们至少能找到一些比较明显的增量。虽然不精确,但至少能看到增长。
其一,2015年相对于2014年,市场新增产能几乎更少,也就是供需边际改善还在继续,虽然边际的弹性最大的核心区域在华东,但其他区域的改善也能带来吨毛利的提升。
其二,海螺水泥的海外战略布局开始贡献EPS,而且从海螺目前正在建设的印尼来看,单线的利润贡献可能是国内生产线的5倍以上,目前的海外战略也在抓紧推进。
投资建议:以上的增长逻辑我们认为存在的风险极低,而且我们并没有假定未来三年海螺水泥的并购策略,但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看,无论是现金,还是资产负债率,都处于比较好的水平,而且中国建材的并购力度有所放缓,导致并购市场价格也有所降低,都为海螺的并购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从投资建议方面来看,从过去多年的经验来看,周期股的投资需要择时,且短期股价受到宏观和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从中期的结果来看,一定会落实到业绩增长上来。
从管理来看,无需更多证明,熟悉海螺的投资者都了解,其在过去多年的运营过程中积累大量对手无法复制的经验,而且这些优点在目前的市况背景下更加凸显。
我们继续将海螺水泥定义成周期之王,建议中长期投资者从业绩增长的角度出发,慢慢布局海螺水泥,我们预期未来三年EPS 分别为1.50、1.98、2.39,给予2014 年12 倍估值,目标价格24 元,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冀东水泥:盈利低谷期
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51亿元,同比增加2.68%;营业利润-3.61亿元,同比减少1025.4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减少248.82%。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简评
水泥及熟料销量同比增加4.52%
2013年公司销售水泥及熟料3212万吨,同比增加4.52%。其中销售水泥2745万吨,同比增加8.07%;销售熟料467万吨,同比减少12.38%。上半年华北地区水泥产量负增长,公司主要市场区域位于华北地区,受华北地区水泥市场需求较弱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整体产销情况要略好于区域平均水平。从上半年公司水泥和熟料产量情况来看,水泥产量增加而熟料产量减少,公司的水泥熟料比将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华北地区的一大特点,2012年底华北地区水泥熟料比超过1.9,为全国最高的大区。较高的水泥熟料比变相增加了区域的水泥产能,对区域的供需环境不利,加剧了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
水泥价格同比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2.9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公司产能所在地水泥加权高标水泥均价为322.65元/吨,去年同比为343.55元/吨,同比下降约20.90元/吨。虽然由于煤炭价格下跌水泥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但是未能抵消水泥价格同比下降的影响,公司整体的毛利水平同比仍然未能好转,上半年公司毛利率21.62%,同比下降2.92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东北地区毛利率36.96%,为公司盈利最好的区域,但是同比毛利水平仍有所下滑;湖南、山东和重庆等地的平均毛利率13.63%,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为公司毛利率水平最低的区域。 区域市场不景气,业绩低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公司约60%的权益产能位于华北地区,受区域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上半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仍在低谷期徘徊。今年全国水泥市场中华东市场相对景气,但公司在该区域除山东省有一条熟料生产线外并无其他产能,因此未能收益。目前公司核心的华北市场需求增长仍然乏力,区域产能过剩比例超过3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区域内供需环境难以得到有效改善,预计公司的业绩低谷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51亿元,同比增加2.68%;营业利润-3.61亿元,同比减少1025.4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减少248.82%。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盈利预测和评级
虽然公司盈利状况短期难有大的改观,但是其资产价格已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公司水泥产能吨市值仅132元,近期产业资本并购过程中收购的吨水泥产能价格均在400元以上,公司当前估值水平具备较强的吸引力,未来也存在极大的业绩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收入156.40亿元,同比增加7.0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加7.23%,基本每股收益0.14元。维持“增持”评级。
塔牌集团中报点评:供需持续改善,业绩拐点来临
事件: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5.78亿元,同比增长3.60%;实现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下降8.60%;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
点评:
淡季走量难抵价格下滑致业绩下降。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产量543.27万吨、销量536.64万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92%、11.30%。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上半年公司水泥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9.45%,而同期水泥平均销售成本的下降幅度为6.12%,虽然销量有所增长,但仍无法达到以量补价的目的,从而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
上半年地区产能消化充分,边际供需改善。12年广东省新增熟料产能899万吨,增长13.3%。上半年仅新增两条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310万吨,供给压力大幅降低。上半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较上年大幅提高7.5个百分点,投资带动水泥需求快速增长,上半年水泥增长11.25%,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地区供需关系明显改善。
价格走出底部,下半年有望持续回升。根据数字水泥网数据,在需求的支撑下,广州市P.O42.5散装水泥价格从5月累计提价60元/吨,其中7月以来上涨20元/吨,目前均价355元/吨,淡季价格回升为旺季进一步提价奠定基础,下半年水泥价格继续趋涨。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根据广东省《加快推进全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13—2015年)》,“十二五”后三年,广东省将加快推进以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重要基础设施八大工程、21大项共46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95万亿元,后三年完成投资约1.41万亿元。其中2013年安排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29项,206个子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32亿元。基建投资的再次扩容,将有利于地区水泥供需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估值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2013-2015年公司EPS分别为0.26元、0.30元,0.33元,考虑旺季价格上涨,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投资复苏低于预期;水泥价格大幅下跌。
江西水泥:量价齐升态势仍将延续
三季度淡季不淡,量价齐升态势延续
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1-9月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96-223%。我们认为量价齐升态势的延续是公司业绩继续大幅增长的原因所在。
从销量数据上看,虽然公司三季度销量增速与中报相比出现一定下滑,但是我们认为销量增速的下滑是受产能瓶颈限制所造成的。公司熟料产能大约在1562万吨左右(按照365天计算,折合水泥产能大约2187万吨),则单季度水泥产能大约为2187/4=547万吨,已经小于我们对公司三季度销量预估值560万吨,因此公司销量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产能瓶颈。
从水泥价格上看,江西水泥价格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态势。2013年区域价格在7月底就开始出现显著反弹,目前南昌水泥价格同比去年已经出现60元/吨的提升。
需求持续回暖,新增供给较少,供需格局仍然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从2012年至今没有新增熟料产能投产,因此销量的大幅增长完全是由于需求复苏所推动的。根据统计局数据,江西省1-8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1.11%,仅次于贵州及宁夏、青海等少数西北省份。
当地水泥需求已经从去年底部出现了显著改善。
从供给端看,江西省内2012年仅有一条熟料生产线投产,2013年下半年新增产线也只有两条,全省熟料产能预计增加6%。在需求增速高达20%以上的情况下,新增供给压力不大。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今年把包括公司在内的华东地区作为水泥行业首推品种,核心逻辑在于华东地区水泥需求旺盛而供给端压力较小,供需格局和企业盈利与2012年相比均将出现大幅改善。我们认为公司量价齐升的态势在四季度仍将延续,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90、1.00、1.20,对应市盈率11、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继续下行,新投产能超预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
华新水泥:成本下降带来上半年高增长,下半年旺季涨价值得期待
受益于销量增长和煤炭成本下降,中报业绩大幅增长
上半年公司水泥及熟料销量2215万吨,同比增长21.13%,吨水泥收入257元/吨,低于2012年同期水平(273元/吨),不过由于吨成本下降幅度更大(由2012年上半年的217元/吨下降到193元/吨),公司吨毛利由去年上半年的56元/吨提升至63元/吨。吨成下降主要来自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以湖北黄石地区煤炭价格为例,2013上半年煤炭价格同比下降33%。
继续收购兼并,提高鄂东地区市场控制力报告期
公司分别收购湖北华祥水泥有限公司与华翔水泥鄂州有限公司70%股权,收购之后区域CR3提升至76%,华新市场占有率也达到55%,公司对其核心市场--鄂东地区的市场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湖北需求复苏,与长三角市场联动,下半年水泥涨价空间依然可期
今年湖北市场新增供给很少,而6月份开始需求明显在改善,预计下半年区域供需关系将好转;同时,湖北水泥市场和长三角地区水泥价格已经形成联动,我们预计整体市场9月后旺季涨价空间值得期待。
维持“买入”评级
短期来看,公司主要市场(湖北)下半年水泥涨价弹性较大,而煤炭价格仍处低位,下半年盈利仍将保持高增长。中期来看,公司目前不断加强核心市场控制力、经营管理和费用控制,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同时公司正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生态处理项目,由于目前政府补贴较低、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利润贡献很小,不过长期来看将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我们预计2013-2015年EPS分别为1.00、1.30、1.48元/股,公司业绩弹性较大,下半年水泥价格上涨和盈利增长有望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区域新产能大幅增长,煤炭价格大幅上涨。
天山股份:新疆产能过剩压力仍需时日化解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同降34.7%,EPS0.09元
201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64亿元,同比增长2.3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34.69%,每股收益0.09元;单2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0亿元,同比增长5.7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68%,每股收益0.30元;
公司预计2013年1-9月净利润在2.9~4.0亿元区间,同比下降13.6%~37.3%,每股收益0.26-0.35元,同比下降9.5%~34.4%。
疆内景气度下降引致公司业绩下降,营业外收入大增使得降幅低于预期
截至2012年底新疆总产能急剧增加到将近8000万吨,而市场容量4300万吨,产能过剩严重,2013年开春后疆内各地区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新疆水泥行业盈利能力延续2012年趋势持续下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主要为政府补助项目原因)1.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56亿元,使得公司业绩降幅低于市场预期;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20.8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由于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和工程转固因素影响,虽公司加强内部降本增效和精细化管理,但费用率仍同比提高: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为5.41%、6.97%、6.10%,分别同比提高0.3、0.5、0.6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8.4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主要业务水泥和混凝土业务毛利率23.72%、7.17%,分别同比下降0.1、8.5个百分点;单2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24.3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为4.66%、4.84%、4.10%,分别同比提高0.3、0.4、0.6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3.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同降14.3%,营业外收入0.82亿元,较2012年2季度增加0.33亿元,使得单2季度业绩同增2.7%。
2-3年长期投资视角买入并持有
静态,公司产能主要区域新疆目前产能过剩严重,疆内分地区,南疆、东疆产品价格谷底回复,行业由亏转盈但反弹空间有限;北疆由于吐鲁番2012年新增产能巨大辐射至乌昌核心地区,乌昌和吐鲁番地区今年亏损几成定局;虽江苏事业部会受益于华东区域整体景气提升盈利改善,但新疆需求如没有超预期且集中爆发,公司业绩大幅下降确定。基于公司中报,我们下调公司2013年盈利预测至每股收益0.45元(含公司今年完成出售伊犁南岗建材32%股权的投资收益);
那为何我们仍然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目前股价对应公司0.9倍PB,估值已具备安全边际;新疆作为我国唯一未来具备需求空间且有地域纵深保护的地区,也是目前我国唯一通过价格竞争进行产能出清的地区,虽行业景气低迷将持续一段时间,但1、行业离底部不远;2、着眼未来,新增产能冲击减小,需求保持20%以上增速,现有存量产能价格出清,行业拐点出现时,公司业绩受益量和价的两重驱动因素将爆发性增长。
安全边际位臵进入,投资者需要付出的只是时间等待而已!
祁连山2013 年半年报点评:量价齐升,推动业绩增长
公司中报显示,201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23.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24.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314.46%;基本每股收益0.1839元,同比增长229.57%。符合我们预期。
产品销量稳步增长推动业绩增长。公司是区域内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报告期新增水泥产能400万吨,总产能突破2500万吨。1-6月公司累计生产水泥699.83万吨,同比增长18.34%;销售水泥(含商品熟料)786.17万吨,同比增长16.85%;产销商品混凝土34.19万方,同比增长91.39%。其中二季度预计销售水泥和熟料约550万吨,同比增长约16%;实现利润总额1.49亿元,同比提高516%。随着彭县二期和古浪线5月的陆续投产,公司三季度的水泥产量环比将出现50万吨左右的增长,在需求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利润率将维持二季度水平,预计单季度实现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62.9%。产能的逐步释放,将推升公司业绩增长。
区域水泥市场回暖,公司净利润大幅上升。区域供需结构的改善推动水泥价格出现上升,2012年有1700万吨产能释放,导致区域水泥价格大幅下降;随着区域景气度下降,未来两年投产的生产线将大幅减少,预计2013年区域内新增水泥产能640万吨,水泥供给增幅将出现明显下降,水泥价格上升明显,2013年上半年区域水泥均价同比上升22%,在公司三费比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公司产品的净利润率出现明显上升,二季度,公司吨毛利从56元上升到80元水平,吨净利为38元,产品净利润率同比上升3.73%,达到12.14%,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公司水泥月销量维持在180万吨水平,量价齐升,2013年业绩增长明确。
盈利预测与估值:彰县二期和古浪线已经陆续投产,2013年水泥销量预计将增加230多万吨,对应销量增速约15%。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58/0.71/0.92元,考虑到公司区域龙头地位,未来业绩增长比较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主要风险: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水泥产能增速高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