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中联重科打造260公里工业走廊 城镇化模式创新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12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联重科
核心提示:处洞庭湖西的湖南汉寿县,素以“甲鱼之乡”和“苎麻之乡”闻名。这个水乡稻田遍布的典型农业大县,在中联重科汉寿工业园2011年投产后,“工业强县”终于一举翻身。
  处洞庭湖西的湖南汉寿县,素以“甲鱼之乡”和“苎麻之乡”闻名。这个水乡稻田遍布的典型农业大县,在中联重科汉寿工业园2011年投产后,“工业强县”终于一举翻身。

  在G5513高速公路太子庙出口不到一公里,中联重科汉寿工业园落户于此。汉寿县呙滨辰副县长介绍,中联汉寿项目2011年下半年投产,当年实现产值27.7亿元,交税3881万元;2012年实现产值46亿元,交税1.05亿元,在全县工业税收1.95亿中占比超过50%。

  呙滨辰认为,有了中联重科这张名片,汉寿发展实现了飞跃。不但体现为工业化加速城镇化,也促进了该县的农业产业化和旅游服务业发展。

  汉寿并非孤例。4月下旬,记者连续多日走访湖南常德市所辖的津市、灌溪镇等中联产业有布局的城镇和园区,了解到中联重科从长沙总部出发沿G5513高速公路每隔50公里左右布局一个工业园的产业下沉模式,对所在县镇的工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升效果明显。

  记者走访中亦观察到,相较于大中城市,产业下沉到县镇后,基础设施、三产服务能否跟上?土地、融资、人才压力如何化解?一业独大如何破解行业周期风险?这些问题有待研究,如此,或更能放大中联模式的意义,为复制中联模式提供更多可能。

  布局工业走廊

  中联重科在湖南的工业园区,分布于4个地市、12个县市区,在长沙总部向西、长达260公里的沿线上,打造了一条平均每35公里就有一个园区的工业走廊。中联重科也由此成为3个地市工业的重要支撑、7个县市区的重要财政来源。

  中联重科灌溪工业园,距长沙150公里,中联塔机主要产地,2012年实现产值120亿元,约占鼎城开发区规模工业产值的70%。常德市鼎城区副区长雷建国介绍,灌溪镇成为“中国塔机示范镇”后,受益颇多。灌溪7000户,人均一户有一人实现园区内就业,地方富有,社会和谐,“有事做、闲人少、有钱花、治安好”,综合发展水平在常德200多个乡镇中名列前茅。

  中联重科津市产业园,距长沙约260公里,中联车桥基地,同时也是二汽重卡的配套供应商。中联车桥2012年实现产值13亿元,多年的津市纳税大户,占当地工业产值比约1/4,税收占比约1/7,带动效应明显,10多家企业与之配套,这里有全国最先进的重卡车桥生产线。

  中联重科汉寿工业园,距长沙约120公里,主产混凝土搅拌站和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2011年下半年投产后即改写汉寿工业历史,目前带动13家配套企业入园,装备制造业成为农业大县汉寿的第一招牌。

  上述工业园区,是中联重科工业走廊的一部分。中联重科詹纯新董事长在今年“两会”上向到湖南团听取意见的李克强总理汇报时表示,产业集聚是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詹纯新认为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城镇,带来了新观念,带来了人才,带来了资金,带来了技术,带来了市场,从而实现“建设一个园区,集聚一批企业,形成一片城镇,繁荣一方经济”。而且能吸纳农民就业,反哺地方财政,促进三产繁荣。

  走访中多名地方官员亦认同詹纯新的观点。呙滨辰认为,知名企业入驻,树立了标杆,招商引资有了“头羊”效应。

  鼎城开发区工委书记杨学平特别提到,由于中联重科实行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也提升配套企业的管理水平,培养出了一批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才。

  复制需要政策配套

  2012年中联重科在包括常德市(汉寿、津市、灌溪均为该市所辖)缴纳的税收是4.79亿,在该地的配套企业超过150多家。新上任的常德市委书记王群,要求对中联重科的工业走廊布局与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专门研究。

  全球范围来看,大企业落户小城市并不鲜见。全球工程机械第一巨头卡特彼勒,总部就在美国伊利诺州一个只有数十万人口的城镇。

  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师范大学博导朱翔认为,大企业到地方去是好事,要鼓励。一方面有利于化解大中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压力,同时能给迁入地改善产业结构,增加税收,创造就业机会,促进配套,提升城镇化水平。

  他建议企业要根据比较优势来发展,要“进得去,住得下,扎好根”。

  常德市发改委副主任任绪义认为,中联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复制的,比如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像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等则可能更适合在大中城市。

  任绪义同时建议要对产业下沉中的一些问题多加研究。比如企业总部与基地的关系,规划的前瞻性和行政区划的脱节,直接生产要素如用地、金融、人才如何支持,地方配套(如配套产业、物流、交通、环保、民生、三产服务)措施如何跟进。

  记者观察到,龙头企业优势产业下沉到县市甚至乡镇,或不失为实现“有血有肉的城镇化”的一剂良方,达到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目的。

  这种模式除了能减轻大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等压力,也为我国正在推进的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和动力来源,避免城镇化的“空心化”现象。

  而且,中联这种产业下沉,给类似汉寿这样的县镇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契机,提供了一个起飞的助力。汉寿县将在今年拉通太子庙与县城之间十多公里的城市主干道,将周边2000亩地都纳入城市规划。

  当地县领导表示,中联没有入驻前,汉寿靠内生式发展,城区面积20年才拓展了2平方公里。有了中联,3年就能拉大城区骨架10平方公里。而且,随着中联的到来,县里的水乡资源和农业传统优势也有了新价值,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等项目都有商家表现出浓厚兴趣,农民的就业门路也多了不少。

  但记者同时也注意到,在不同层级的开发区,规划,用地,金融支持等大有差异。航母级企业落户,往往对所在城镇的规划提出了挑战。此外,金融业往往也是城镇短板,像津市和鼎城区还有政府担保公司对配套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汉寿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扶持。

  杨学平呼吁,国家应针对产业下沉出台鼓励政策,让开发区面积与产值、税收比例挂钩,突破规划的行政化壁垒,在园区土地储备,项目用地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此外,制造业往往有周期性,如何控制单一产业的风险,防止“来得猛去得快”。呙滨辰建议配套企业也要加强研发能力,不能成为“纯生产加工单元”,提升抗风险能力。

  中联模式下的优势企业产业下沉,为“产城融合”提供了样板。如何复制和放大这种效应,则恐怕还需要更多政策倾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