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混凝土搅拌站站长刘信奎,自1996年至今,带领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追求卓越、不断进取开拓市场,从一年只能打几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小站,已经发展到年产商品混凝土100多万立方米,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年创混凝土产量全国第一。2003年、2004年又先后荣获首都劳动奖状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面旗帜。
92年刘信奎担任搅拌站站长。北京的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激烈,全市70多家搅拌站,年产量在30万立方米以上的就有四、五家。当时六建搅拌站年产量也只有几万立方米,而且设备陈旧。刘信奎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起了全建工集团最大最先进的混凝土搅拌站,还有一流的实验室、外加剂厂。刘信奎要求全体职工要以一流的服务,赢得信誉,创出名牌。他狠抓产品质量,不断向职工渗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当质量和产量发生矛盾时首先保质量。商品混凝土用罐车运送,缺斤短两是很难发现的,有些搅拌站就乘机从这里赚取“利润”。可刘信奎却不这么干,他信的是诚实为本。他常讲:“少两坑人,质劣害民”。
多年来,刘信奎用真诚拉住老用户,结交新朋友,争取了一个个回头客,他先后与100多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回头客源源不断,现在六建搅拌站的外部活源占公司销售总量的80%。
1998年初,闻名中外的东方广场工程开始了基础结构施工,为了能够参加这项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刘信奎就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到工地与指挥部进行洽谈,虽经多次磋商,六建搅拌站也只是被列为“替补队员”。他带领技术人员昼夜盯在现场,连续作战,创出了单班生产1500多方混凝土的最高纪录,混凝土质量和服务质量均达到工地的满意程度,从此被工地指挥部列入第一梯队,正式参战。在两万立方米底板的会战中,创出了连续24小时生产2400立方米的最高纪录,产量、质量、服务在评比中均荣获第一,受到指挥部的表彰。
作为站长,刘信奎近几年来不断在企业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原来13个职能科室压缩到7个,有9名副股级以上人员被精简下去,在符合有关政策的原则下,有50多名干部、工人办理了内退、解聘、分流,进入再就业培训中心,正式职工总数由原来的400多人缩减到目前的226人。在注重干部考核奖惩的基础上,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局面。
刘信奎经常讲: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多年来,作为一名站长,刘信奎很少呆在办公室里。他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特别是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更是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交口称赞,不论是修理机械设备,还是清理现场的干部劳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常讲:“领导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恒基中心工程打混凝土施工中、在国家计委科研楼打底板混凝土中、在新世界中心结构施工中,只要一赶上打大方量混凝土,他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2003年搅拌站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不寻常的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作为党员又是站长的刘信奎迎难而上,带领搅拌站全体职工,一手抓抗“非典”,一手抓生产经营。投资70万元支援北京胸科医院和小汤山医院的建设,仅用30个小时就将50间盒子房拆送到小汤山施工现场,出动了3台泵车,30辆罐车,在往返运距100多公里的情况下,运送混凝土2000立方米,为北京市取得抗击非典决定性胜利做出了贡献。
在刘信奎同志的带领下,经过近十年的奋斗,他领导的六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建站初期相比,固定资产增值20倍,年生产能力提高10倍。96年商砼产量18万立方米,97年商砼产量24万立方米。2002年商砼产量118万立方米,2003年商砼产量达到120万立方米,2004年商砼产量达到132万立方米,完成产值3.98亿元。上缴利税5767万元,成为六建公司利税大户。十年来,一年上一个台阶,产值、产量、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连续十年在京城300(96年――2004年北京搅拌站从70多家发展到300多家)多家搅拌站中名列前茅。
刘信奎同志的工作得到了广大职工和各级领导的普遍称赞,他曾12次获建工集团和六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5次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99年又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