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乐,1940年,10月生,山东莱芜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莱芜市汶河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莱芜市第七届政协委员,莱芜市商会副会长,莱芜市莱城区商会副会长,1958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在颜庄铁厂、莱芜城关机械厂工作,1963年,11月开始担任村民办教师;1984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从1988年起在南冶镇镇办企业工作;1992年7月在莱芜市汶河化工厂厂长、党支部书记,1999年任莱芜市汶河化工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至今。在工作期间,先后多次被选举为莱芜市人大代表、莱芜市党代表,并先后获得莱芜市优秀共产党员3次、莱芜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次。莱芜市政协委员、市汶河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十几年来,他带领广大职工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建成拥有两个分厂,一个服务公司,固定资产2300万元,流动资产4500万元,职工390名,年创产值1个亿,利税1000万元,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三的减水剂生产厂家。公司2001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私营企业,获奖夏利车1辆,2002年被评为市级民营经济纳税大户,获奖中华轿车1辆。本人先后荣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被省工商联等5家单位命名为全省第一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抓科技,以创新谋发展。
吴延乐是高庄街道办事处北王庄村人。他干过教师,当过村支部书记。九二年七月,原莱芜市第三化工厂(镇办企业)濒临倒闭,负债120万元,厂房闲置尽量年。吴延乐奉命从镇经贸办上任了化工厂厂长。他临危不惧,不负众望,横下一条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创业路。三伏六月天,吴延乐背着煎饼、咸菜,七上东北,十下江南考察项目,项目确定后,资金没着落,在镇党委的帮助下,他从财政局借了40万元购买了新设备,又千方百计筹措了40万元,购进了生产原料。他还通过多方关系聘请了减水剂生产工程师,通过多种渠道赵劲了技术工人,正式开展了生产运营。但第一批产品,因属于大路货,市场行情不好。因此,他下决心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让企业真正活起来。1993年8月,吴延乐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第三家年会,会上他主动结识了熊大玉、吴佩刚、石人俊、冯文林四位外加剂权威,他对他们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我需要得到高水平人才的指导;我的企业不大,但我有把握把企业做强做大,我衷心的希望以你们为靠山,发展我的企业。”四位专家被吴延乐的真诚所感动,达成了共同研制开发减水剂新品种的意向。在专家教授的帮助下,吴延乐会同本厂技术人员,通过对自己产品一次一次的研究、对比分析,发现自己产品中硫酸钠含量太高,对混泥土中的钢材腐蚀严重。这样,吴延乐就把降低硫酸钠含量作为重点技术攻关点。经过近一年的努力,94年研制开发出FDN—A型超高浓高效减水剂,完全符合提高混凝土强度,防止钢筋腐蚀的标准,经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被北京国际机场、京九铁路及三峡大坝建设使用,并被评为1995年国家级新产品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就是这个产品,使汶河化工厂(公司)不但当年还清了全部外债,还盈利65万元。
只有依靠科技创新,产品才能不断更新,才能占领更大的市场。吴延乐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首先在公司成立了减水剂研究所,带领科技人员,连续研制开发出了FDN—AI、FDN—AII等系列产品。97年,在清华大学教授吴佩刚的指导下,又研制出了综合利用减水剂废渣的FDN—AA型早强高效减水剂,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膺98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和山东省环保科技进步二等奖,属世界首创,并由此争取到了国家的30万元科研经费。2001年4月公司再度与清华大学在C100大流动度混凝土领域开展了技术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研制开发了FDN—AH高性能缓凝高效减水剂,填补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吴延乐深谙此道,对高科技人才重薪聘用;对中层管理技术人才高薪引进;对一般技工,自己培养。在与吴佩刚等几位专家教授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去年3月份,吴延乐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为清华大学提供部分奖金,除让清华为本公司代培人才外,还优先享用其研发的科技成果。几年来,吴延乐还通过多种渠道从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引进科技人才25名。对引进的人才做到了政治上重用,经济上高薪,生活上从优。远在泰安工作的吴振华,来公司工作后,扎实肯干,很快就被推到了副总经理的位子上。亓建设原在东都农药厂工作,来公司后担任了总工程师,吴延了为其安排了三室二厅的住房,配上了电脑和手机,月薪比董事长、总经理还高出200多元。亓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一心致力于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为公司做出了较大贡献。2001年,公司盖起了一栋宿舍楼,为延乐为各类人才预留了10套。他说:“我们企业的大门始终为各类人才敞开,我们就等着各类人才来入住了。”公司现有的390名职工中,其中近200名士近几年的大中专毕业生。
抓管理,创名牌求效益。
吴延乐通过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管理为主导,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促效益”的经营理念。
在成本管理中,他将成本的高低与车间、班组、个人工资紧紧的挂在了一起。在质量管理中,他制定和实施了以质量岗位目标责任为总抓手的管理制度,从进货源头、生产环节、产品出厂前三个方面严格控制,并对用户实行跟踪服务。同时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他与公司董事会科学决策,实施了ISO9002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取得了中国进口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证书。2002年,他又主持进行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02年12月份,一次性的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两个证书的取得为产品冲出国门出口创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资金管理中,特别是在企业困难时期,他实施了“以销定产、贱卖不赊、保本经营、等待时机、再求发展”和“倒逼成本、让利多销、稳步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做到了远期投资有规划,短期用款有调度,保证了资金的合理利用。他改革销售机制,用制度约束,用利益驱动,极大的调动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使公司客户遍布全国各地,达到120多家,市场占有份额达到15%以上。公司产品以稳定的质量、适中的价格、完善的售后服务得到客户的青睐,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利君”牌减水剂成了全国减水剂行业的名牌产品。
吴延乐常说:思路决定财路,没有思路就没有财路。92年企业刚起步时,年产量只有1000吨,95年研制开发出了FDN—A新产品后,他就开始考虑,如何利用名牌效应来提高产量,走扩大再生产的路子。他当机立断,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着收组建扩建。筹资金、跑剪彩,于96年试车投产,实现了3000吨生产规模;97年实施了第二次扩建,产量达到了7000吨。2000——2001年进行技改,提高产量7000吨。2001年3月,在公司第五次股东大会上通过了扩产4000吨的决议,他亲自指挥、调度,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实现投产达产。三次改新扩建,总产达到了1.8万吨,增长了18倍。2002年下半年,他又立足长远,在口镇经济园新用土地240余亩,一期工程投资1500万元,新建一条2万吨减水剂生产线,使减水剂的总设计产量达到3.8万吨,位居全国前三位。
吴延乐认为,企业无信不昌。他把诚信视为企业的生命。凡是跟他处过事的人都公认他的为人:实在。在企业刚起步时,许多银行都伸出援助之手,他都按期履约,结成了良好的银企关系。现在一些银行看到他上项目,扩规模,都争着贷款给他,看准的还是他的实在。他经常教育干部职工,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干企业一定要有长远观念,讲究信誉。去年工业萘价格年年暴涨,一个生产减水剂的兄弟单位与用户签订了供货合同,可工业萘紧张购不进来,向吴延乐求援,他二话没说,原价送去了20吨,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销售旺季,有的客户把款直接汇到公司,无论是什么时候要货,要多少,吴延乐总是按照客户要求准时送货上门。吴延乐常说,就是你可吃亏,少收入一点,也不能让人家说个不字。他良好信誉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企业大发展快发展的无限空间。
抓文化,凝人心聚合力。身为公司的董事长,吴延乐平易近人、关爱职工。公司成立后不久他从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改善职工的生活入手,每月为职工新增了6元医疗补助费,免费提供班中餐,为职工加入了养老保险和家财保险,工人的工资不断增加。连续多年来,每逢节假日,他都带着慰问品、慰问金到困难职工加重走访,给他们送去公司的关心和温暖。职工蔺京宝父母是残疾,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他知道后,就带着现金、面、油等物品到其家中走访慰问。每当提起这些事情,许多有困难的职工眼里含着泪花,从心底感谢自己的董事长。为保障职工有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公司建了澡堂、整修了食堂,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一栋可安置40户职工的宿舍楼,每户居住面积达100多平方米。
吴延乐提出了“勤奋敬业,贡献社会”的企业精神和“诚实守信,进去创新”的企业作风,用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公司成立了文艺演出队,自编自演三句半《话说汶化好时光》、喜剧小品《麦场风波》等节目到社会上公演,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他还组织专人办起了《职工学习材料》的厂办刊物,剂弘扬了企业文化,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吴延乐致富不忘国家,不忘乡亲。多年来,企业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3000多万元,连续几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他热心公益事业,几年来,先后为学校、敬老院以及乡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捐款达350多万元。他积极为政府分忧,为弱势群体解难。2001年4月以来,从社会上招用了140多名残疾职工入厂就业,每人另发20元残疾补助,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吴延乐又酝酿着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力争在2004年产值突破2亿元,利税突破2000万元;2005年产值突破3亿元,利税突破3000万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信誉最高、品牌最硬、效益最好的减水剂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