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付大智同志作为青海高等级公路的直接管理者,在公路建设与管理中他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兴路”战略,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同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使科技为工程服务、为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的主要荣誉有:2009年4月任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常务理事;2009年11月被聘为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分别被评为全省“十五”期间创新立功先进个人及全省交通系统“十五”期间创新立功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高原千里文明通道”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全国绿化奖章。 

  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为给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付大智同志十分重视依托工程实际,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力争使科研课题早立项、早应用,为工程服务。为此,他亲自主持、参与了《青海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研究》、《青海省高等级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青海省高等级公路路域生态恢复适用技术研究》、《冲击压实技术在青海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中应用的研究》、《湟源至倒淌河一级公路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青沙山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多项课题已验收鉴定,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青海省高速公路起步较晚,气候条件差,地质地形复杂,如何积极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充分吸取东部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提高工程质量,是付大智同志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他会同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大胆研究,勇于探索,在工程建设中采用了多种全新的施工方案。针对隧道围岩软弱、松散、破碎的特点,严格按新奥法施工,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及时封闭成环”的方法,使初期支护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为减少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采用换填砂砾和冲击压实技术,有效保证了路基稳定。推广采用AC—13K调整型级配沥青路面结构,有效提高了路面抗车辙能力和路面集料嵌挤能力。在桥梁伸缩缝施工中,采用环氧树脂混凝土毛勒缝,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伸缩缝的使用寿命,而且有效解决了困扰高速公路的桥头跳车问题。此外,还在桥梁施工中采用了保湿棚、高压蒸汽养生等冬季施工工艺。这些技术措施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检测,质量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作为单位“一把手”,付大智同志十分重视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激励成才、爱才、重才、用才、展才的环境,以高等级公路发展需求为导向,每年落实培训经费、加大培训力度,大力开展自培、委托培训等形式的职工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储备,使全局科技人才队伍素质逐步提高。同时付大智同志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发表了《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景观设计》、《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等论文。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