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天气,尽管不似三伏天那么酷热难当,但热度仍然不减,滚滚热浪中, 徐州利勃海尔静静的矗立在开发区的一隅。一进工厂的的大门,记者就看到厂门左侧地空地上整齐的地停放着十几辆崭新的搅拌车,流线型的罐体在阳光下闪着灵动的光泽。
从合资到独资
走进办公楼,油漆的味道扑鼻而来,地面上还有一些装修工具。据徐州利勃海尔总经理张伟宏先生介绍,办公楼是德国工程师经过周密测量计算,秉着节能环保实用的理念,在原来办公楼基础上翻修而成的。“由于年代久远,而且最初建筑质量就不高,这次请德国工程师重新设计改造花了不少钱。他们的工作非常细致,从办公室的整体设计到冷气设备处理,考虑得非常完美,不得不佩服德国人的细致和严谨。”显然张伟宏先生对新翻修的办公楼非常满意。“由于独资不久,这里显得有点乱,工作还没完全进入正轨。所以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利勃海尔在中国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张先生显得很谦虚,“公司由合资转为独资,原因有很多我们现在没有必要再去研究根源,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工作。”
德国制造一直是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百年来出现了一大批驰名世界的品牌,利勃海尔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德国是一个工业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有着坚实的工业基础;对工业制造业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和兴趣;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德意志民族本身也是一个以严谨著称的民族。所以这一切都决定了德国人很适合从事制造业。”张先生侃侃而谈,言语间充满对德国人严谨本性的赞赏。
源自德国
利勃海尔是一家典型的德国公司。1949年,德国人汉斯·利勃海尔先生创立利勃海尔集团。同年,世界上第一台轻便型塔式起重机在德国诞生了。自此,在利勃海尔先生带领下,利勃海尔公司稳健发展,并最终成长为起重世界的领舞者,并成为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前十强企业,利勃海尔的母公司是位于瑞士Bulle的利勃海尔国际股份公司,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利勃海尔集团下属各公司的100%的股份,公司的股东全部为利勃海尔家族成员。“说起利勃海尔公司的创建,很具有传奇色彩。汉斯·利勃海尔博士最初是一名泥瓦匠,兢兢业业盖了不少房子。他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他自己摸索着发明了轻便型塔式起重机,结果出乎意料,这种盖房子的辅助工具比他盖的房子好卖得多,于是利勃海尔先生不得不转行,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设备,也就是后来的起重机。”张先生幽默地讲述着这个故事。“凭借德国人的严谨认真,以及对技术的重视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如今利勃海尔已成为先进技术、高性能产品和优质服务的代名词。”“利勃海尔的所有人都是踏实做事的,认认真真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是全体员工的共识。尽管利勃海尔是一个家族企业,但股东们并没有把赚来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相反,他们将利润投入到研发上,以保证利勃海尔永远拥有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能真正生产出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产品。”
正是凭借这些理念,利勃海尔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德意志真的是一个很适合鼓捣机器的民族,他们的认真和严谨是骨子里的一种民族性格,另一方面,德国历史上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形成了这个民族的哲学传统,而这些反过来又影响者德国企业的行为。这些影响对制造业的表现就是对质量和技术的完美追求。德国企业之所以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除了企业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还有赖于德国工程师对技术的完美追求,以及一批拥有精湛的技术工人。”“德国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利勃海尔也不例外,前不久我们送了一批技术人员及车间工段长去德国接受培训,并同德国员工一起工作。大家发现,从德国工厂的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不需要检测,省去了大量的检测成本,生产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而在中国,不对产品进行把关检测,简直无法想象。而即便这样,很多产品仍然不合格。这和每个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有关,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
分散管理
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利勃海尔已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除了德国人天性的严谨和认真外,企业别具一格的分散式管理也是其享誉全球的重要原因。
目前,利勃海尔公司在全球有100余家子公司、26,000多名员工,业务涉及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家用电器和酒店,它实行分散经营的管理模式,即旗下各企业都是彼此独立的业务单元。如今,这一模式已成为利勃海尔在生产管理上的一大特色。
“以利勃海尔在中国的几家公司为例,2004年成立的大连利勃海尔主要生产供应中国市场的挖掘机,上海的利勃海尔销售与服务公司再把他们买过来进行销售,自负盈亏,两家公司之间没有其他关系。而我们徐州利勃海尔则主要负责混凝土机械的制造与销售。当然,也不是说我们之间毫无关系,譬如,我们公司在上海要办一些活动,我们会首先和上海利勃海尔联系,听听他们的报价,如果我们觉得太高,而有公司比他们出价更低,那我们就会选择其它的公司。”张先生耐心地向记者解释道。
“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激发各个公司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产品质量。同时因为每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别由各个控股公司掌控,从而更为贴近客户,更加高效而且市场反应速度快,企业充满活力。”
“尽管在公司经营管理的细节上总部不会过问太多,而是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但在子公司的产品质量上,总部会严格把关,德国工程师会直接参与研发制造,对职工进行培训。我们还经常组织中国工人去德国工厂参观。通过一系列措施以保证中国工厂生产出的利勃海尔产品同样具有高品质。当然由于混凝土机械本身技术含量高,加之各种无法克服的原因,坦白来讲,我们也不认为目前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和德国生产的能达到同样的水准,这也是目前利勃海尔的起重机还没有在中国生产的原因之一。在这一点上我们从来不对客户讳言。但是,我们在尽最大的努力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让我们的产品达到与在德国生产的同样水准也正是我们的追求。”或许因为在德国工作过,受德国文化的熏陶,又或许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工程师之家的缘故,张伟宏先生身上也有着德国式的严谨、认真和谦逊。
中国式散文
“利勃海尔集团是一家私人企业,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公司的运作中,并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利勃海尔家族基本不怎么分红。而是将利润投入到公司中,他们自己也都保持这艰苦奋斗、踏实肯吃苦的作风。”张先生言辞间充满敬佩。“其实不光是他们,每个利勃海尔人都要受这种企业文化的影响。在这里,每个员工从严格意义来说更像是主人,他们会为一个决策互相争吵,哪怕争得面红耳赤,哪怕对方的职位比自己高,但过后并不影响大家相处,因为大家都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因此,我们在很多时候会说,利勃海尔的企业文化像中国式散文,形散而神聚,喜欢她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个自由而舒适的环境,一进来就会被她深深吸引。而不喜欢她的人会觉得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庞杂和混乱,因不适应而主动离开。所以,现在留在利勃海尔的员工都对利勃海尔的企业文化充满认同感,正是由于独特的企业氛围,调动起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我们的员工经常为了做好一项工作而熬到半夜,但没有人有怨言。”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绽放时的明艳,却不知道园丁培育它的艰辛。提起利勃海尔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张先生显得有几分感慨:“利勃海尔在中国还是交了不少学费的。尽管利勃海尔先生很早就注意到中国市场,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进入中国,但由于当时受政策限制,国家实行许可证生产,利勃海尔做得十分艰难。到后来,利勃海尔又与一系列中国企业合作,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合资企业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徐州利勃海尔也是在去年由合资到独资。但过去的一切经历都是财富,尤其是对德意志这样一个自省而内敛的民族,经历的一系列挫折让利勃海尔从中吸取了不少教训,也让利勃海尔对中国市场多了几分了解。目前,利勃海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信。”
我们相信,德式智慧在拥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上发出夺目光彩的时刻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