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议基本信息 ] | |
| 会议名称(中文): | 全国水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学术交流会 | 
| 所属学校: | 河海大学 | 
| 所属学科: | 材料科学  水利工程  力学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能源科学技术  | 
| 会议类型: | 国内会议 | 
| 会议论文集是否检索: | 无 | 
| 开始日期: |  | 
| 结束日期: |  | 
| 所在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所在城市: | 江苏省   南京市 | 
| 具体地点: |   | 
| 主办单位: | 中国水利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河海大学 | 
| 协办单位: |   | 
| 承办单位: | 河海大学 | 
| 议题: |   | 
| [ 组织结构 ] | |
| 会议主席: | 张耀明院士 | 
| 组织委员会主席: |  | 
| 程序委员会主席: |   | 
| 会议嘉宾: |   | 
| [ 重要日期 ] | |
| 摘要截稿日期: |   | 
| 全文截稿日期: |  | 
| 论文录用通知日期 |  | 
| 交修订版截止日期: |   | 
| [ 会务组联系方式 ] | |
| 联系人: | 刘小艳,邹宁宇 | 
| 联系电话: | 025-83787232 | 
| 传真: | 025-83786046 | 
| E-mail: | liuxiaoyan@hhu.edu.cn | 
| 通讯地址: | 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 邮政编码: | 210098 | 
| 会议新闻(共0条新闻): |  | 
| 会议注册费: |   | 
| 会议网站: | |
| 会议背景介绍: |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是多数发明创造的先导。新材料是现代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发展的先导和基石。世界各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海洋工程中应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为了更好交流我国和国际上水利工程、海洋工程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动向和发展趋势,中国水利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河海大学决定在2006年11月份举办全国水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学术交流暨推广应用会,以把握水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新技术的动态,追踪研究前沿,推动新材料、新技术的产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 
|   组织委员会 | |
| 主  任:严以新(河海大学副校长) | |
| 副主任:李赞堂(中国水利学会) | |
|         黎  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
|         蒋林华(河海大学) | |
|         赵  坚(河海大学) | |
| 委  员:林宝玉(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
|         陈改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         杨华全(长江科学院) | |
|         黄绪通(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
|         王德库(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
|         李文伟(中国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 | |
|         吴继敏(河海大学) | |
|         王泽华(河海大学) | |
| 秘书长:蒋林华(兼) | |
| 秘书处:邹宁宇、刘小艳、蒋志清、范志林、储洪强 | |
|   学术委员会 | |
| 主任:张耀明院士 (河海大学材料系) | |
| 委员:蒋林华     (河海大学材料系) | |
|       吴科如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 |
|       李万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
|      Qiao Pizhong(The University of Akron, USA) | |
|       吴伟良     (日本早稻田大学) | |
|      Wang Linbing(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USA)  | |
|       束一鸣     (河海大学水电学院)   | |
| 会议内容: | |
| 1.邀请著名的水工材料专家就本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作特邀报告 | |
| 征文范围及要求: | 2.会议就以下专题进行交流和研讨: | 
| ⑴水工、海工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 |
| ①水工高性能混凝土 | |
| ②水工金属材料 | |
| ③地基强化材料 | |
| ④水环境材料 | |
| ⑤智能化材料 | |
| ⑥其他特殊水工、海工新材料 | |
| ⑵水工、海工材料的测试技术与性能评价 | |
| ①水工、海工材料的实验新技术新方法 | |
| ②水工工程、海洋工程的检测新技术新方法 | |
| ③其他 | |
| ⑶新材料、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
| ①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 |
| ②GRFP、CRFP材料在水利、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 |
| ③老化病害结构物修补加固新技术 | |
| ④水利机械的表面处理技术 | |
| ⑤外加剂在水利、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 |
| ⑥其他新材料在水利、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 |
| 3.新材料、新技术展示 | |
|   | |
| 现向各高校、院所、企业征集相关论文。 | |
| 优秀论文可推荐到、《河海大学学报》予以发表;会议论文将汇集成册,或以《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增刊形式正式出版; | |
| 论文内容:水利工程、海洋工程中新材料、新技术的理论探讨、研究进展、应用实践、国际动态、发展综述、管理经贸等。 | |
| 论文要求: | |
|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一般要求论文全文(包括图、表、照片)在5000字内。 | |
| 2.全文页面设置为A4,文字打印范围为 | |
| 3.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标题下为作者及单位(无需头衔,如教授、博士等)。附本工作资助来源及资助项目号、本文作者的相关信息(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位、职称、职务及通讯地址、电话、邮编、电子信箱等)。 | |
| 4.摘要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应包括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关键词控制在5个以内,列于摘要下方。 | |
| 5.正文单倍行距,五号宋体,无需标注页码;文中标题用五号黑体表示,并左对齐。 | |
| 6.文中参考文献用右上标数字表示。参考文献目录在全文结论后按先后次序列出。期刊文章必须注明作者(前三名)、论文题目、期刊名、卷、期号、年份、起止页等。书籍必须列出著者、书名、出版商、地点、年份。 | |
| 7.表格统一采用三线表,题目位于表格上方,居中对齐,以小五号黑体表示。表格中文字和数字以小五号字体表示。 | |
| 8.为扩大对外交流,请另附英文表述的本文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 | |
| 来稿请寄计算机打印稿及软盘,或直接投稿至电子信箱:liuxiaoyan@hhu.edu.cn | |
| 截稿日期 | |
| 会议视频: |  | 
| 相关资料下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