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水泥业去产能的“陕西样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核心提示:“陕西省水泥实际产能超9000万吨,而达到供需平衡只需5800万吨,产能发挥率只有65%。”陕西省水泥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李琥对记者说,海螺水泥并购西部水泥后,陕西市场整合也已经开始,未来大企业强强并购或将成为水泥行业去产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陕西日产2000吨熟料以上的水泥企业有14家,共52条生产线,虽随着整合加剧,前三名企业已控制近80%的市场,但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状况仍将蔓延,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且亏损面持续扩大,陕西水泥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企业也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路口。


1月19日,西部水泥股东特别大会通过收购议案,历时半年多的“商战”终于落下帷幕。在水泥行业一片阴霾的当下,海螺通过“换股”方式获得陕西省水泥龙头企业西部水泥的控股权,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这起同业并购案例,也被解读为当下水泥行业去产能过程中的一个标杆案例。


“陕西省水泥实际产能超9000万吨,而达到供需平衡只需5800万吨,产能发挥率只有65%。”陕西省水泥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李琥对记者说,海螺水泥并购西部水泥后,陕西市场整合也已经开始,未来大企业强强并购或将成为水泥行业去产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场秦皖联姻


谁曾想,30多年前的尧柏水泥,还只是蒲城尧山脚下的一个地方小厂,如今已发展成陕西水泥市场的龙头企业,全国产能排名西部水泥居于第15位。相较于西部水泥的“土生土长”,海螺水泥可算得上是一个外来户,这个来自安徽的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优势。提起海螺水泥,业内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


如果说企业间的并购合作是一场姻缘,那么对海螺和西部水泥来说,重组并购就是一场门当户对、双方互利的联姻。


2015年6月,西部水泥针对海螺定向增发20%的股票,增发之后,海螺占股西部水泥16.67%,借此以第二股东的身份进入西部水泥;随后海螺在二级市场交易,股票持续增持到21.2%;2015年11月,海螺水泥对外发布公告称,拟向西部水泥的全资子公司出售海螺水泥所持有的宝鸡众喜凤凰山水泥有限公司等陕西4家公司的100%股权,西部水泥将向海螺水泥或海螺水泥的全资子公司发行34.03亿股新股作为支付对价,由此海螺水泥占股增至51%,成为西部水泥的控股股东。


“西部、冀东、海螺、声威水泥,四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80%左右。西部水泥仅在陕南市场就占据着超过70%的主导地位,通过此番并购,海螺水泥在陕西的市场份额快速提高至47%,这应会加强其在陕西的定价权,提高地区盈利能力。”李琥对记者分析说道。


此次联姻,对西部水泥来说也并非是件坏事。“双方合作的初衷是从市场整合的角度来考虑的,此次并购将有利于优化海螺水泥及西部水泥的产能配置、化解产能过剩、使西部水泥引入并借助海螺水泥的先进工艺技术、装备以及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经验实现规模效益,降低环境治理、融资及管理等方面的运营成本,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和企业运营能力。”西部水泥首席执行官、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维平博士告诉记者。


陕西水泥市场谋求深度整合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陕西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中认为,“熟料产能控制在5800万吨(约等于7000万吨水泥)以内,基本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周边区域供需平衡。”然而,由于区位的辐射作用,临近的山西、河南仍有大量的水泥企业和产能对陕西省构成一定的压力。


过剩的产能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令水泥企业苦不堪言。“由于存在运距短、储存期短等特性,相比其他产能过剩行业,水泥价格下跌得会更为迅猛,恶仗也会打得更为惨烈。当前水泥价格处于低位,在180元/吨左右,连成本都不够,与最高时相差200元以上,80%左右的企业亏损、甚至破产。”李琥无奈地说,“海螺水泥和西部水泥并购完成后,双方企业一定会重新考量,发挥各自优势,兼顾好各方利益,让过剩产能退而有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循环。”


“兼并重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马维平满怀期待地说道。集中度是价格稳定和企业获利的前提,通过大企业整合市场,增加行业集中度,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办法之一。海螺水泥属于国有企业,西部水泥是陕西的民营企业,一个是行业领先,一个是区域龙头,两者的并购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强强联合的典范。毫无疑问,两者之间的合作对于水泥行业正在经历的化解产能过剩、产业转型升级来说,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


企业并购或将成为主流


海螺水泥和西部水泥的这场强强联姻,至目前尚未告一段落,还有一些常规的审批程序正在进行。


水泥产业由于销售半径所限,企业多“比邻而居”,通过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内部调整消化成为最有效率,且震动最小的方式。国内以往的重组并购模式基本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像行业内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并购的却并不多见。此番海螺控股西部水泥,对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创新模式可谓是一次勇敢的探索和尝试。


“一盘散沙的市场终究是不可取的,更何况是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生存困难的当下,此次整合对市场的影响,在未来几年内将逐步体现出来。在和海螺合作前,对市场就有一个整体规划,这是我们的第一步,首先通过两大企业联手,把制定规则的权力拿在手上。”对于未来,马维平心里有着更长远的打算。


毋庸置疑,水泥行业新一轮的洗牌重组已经开始。大企业之间的合并成为必然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螺水泥和西部水泥强强联合绝不会是孤例。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清理违规项目以及防止死灰复燃,我们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兼并重组 危中有机


去产能已成为当前不少行业亟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全国有超过十大行业亟须去产能,任务异常艰巨。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市场需求能否有效扩张仍然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在难以期待自主增长的情况下,作为简单易行的增长战略,企业选择了并购。可以说,生产和增长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将重心转向通过基于并购的规模扩张来提高行业集中度、市场影响力以及盈利能力。


海螺控股西部水泥,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水泥行业内部自发完成的深度整合,也是市场这只手发挥它无形作用的结果。实践启示我们:成功的企业通常都是善于发现机遇的企业,越是困难时期,越是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只有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无形的手”起到自我调节、维持生产的秩序平衡,才能达到有效遏制产能过剩的良好效用。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产能过剩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实质性的重组。这一水泥行业去产能过程中的标杆案例,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