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的战略性扩张情况
1.1公司目前已有生产线情况
截至2008年年底,华新水泥共有水泥熟料生产线17条,其中,湖北12条,河南信阳一条,云南昭通一条,江苏两条,西藏一条。
公司目前的产能分布除湖北外(公司在湖北水泥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左右),其他都是点状分布,区域控制力不强。在公司的规划中,着重加大了向西部扩张的步伐。
1.2公司09-10年产能扩张情况
公司的目的在于先整合家门口的区域市场,让这一部分率先贡献可观的现金流;同时向西部扩展,税后贡献可观的利润。目前虽然在湖北以外的其他地区都只有一个点,但是2010年公司在每个地区都不止一个点,由点向面,逐步稳健扩展。我们认为,公司的战略思想是符合公司目前的状况的,也是最优的。
2、公司的战术性选点情况
2009年与2010年预计达产的水泥产能较大,投资者普遍担心水泥市场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导致大家都不赚钱。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各个水泥公司对于2005年出现的产能集中释放的惨烈状况深有感触,因此各公司在做具体的选点的时候已经将是否会出现恶性竞争的因素考虑进来。华新水泥也是如此,公司在选点的时候,尽量避开建线的高峰地段,或者在存在与龙头公司市场协同的前提下才会选择进入市场。
2.1湖北与河南
湖北省在建与拟建的水泥产能很大,超过现实需求。在鄂东地区,公司面临的竞争对手较多,海螺在黄冈地区布点,亚东水泥和尖峰集团(600668)在黄石布点,华新也确实感觉到了这些地区的水泥价格压力;鄂西地区公司的市场控制能力较强,竞争状况也稍好,公司在这一地区的优势明显;在荆门和襄樊,葛洲坝的进入对市场构成一定压力,但是竞争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华新影响不大。
公司在河南信阳有一个4000t/d的生产线,信阳位于河南南部,与湖北相接,明后年公司的襄樊二期达产,市场将连成一片。
2.2湖南
公司明年四季度在株洲和郴州各有一条4500 t/d和6000 t/d的生产线达产,公司在株洲的生产线距离湘江不远,向南可辐射衡阳,而衡阳缺少石灰石;郴州在湖南的东南部,南接广东省,目前郴州地区的水泥产能发挥不够,公司的6000 t/d是出于战略考虑。
2.3四川与重庆
公司在四川达州的渠县和万源布点建线,海螺在四川建线的地点在广元和大竹,华新的渠县项目距离南充市只有7公里,海螺的大竹项目则有30公里以上,即使二者产生竞争关系,也具有一定的运费优势;华新的万源项目在四川与陕西交界,与海螺的项目距离较远,也距离冀东的四川项目所在地-屏山较远。
华新的重庆项目在涪陵,海螺的重庆项目在忠县,冀东的重庆项目在壁山,并不重合。
四川省目前已经上报的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新建计划有1.5亿吨,但是真正在建的在5000万吨左右,加上目前已有的2500万吨新干产能,2009年并不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情况。
2.4昆明与西藏
云南的水泥需求增长很快,未来新增的大型工程项目也很可观,公司已经在在昆明收购了一个20万吨/年的小立窑,为未来扩大昆明市场做着铺垫。公司计划对西藏已有的1000t/d的生产线加以扩建,在2010年达到2000t/d的生产能力。
3、公司积极介入骨料和混凝土业务
目前公司的混凝土和骨料业务盈利并不乐观,公司坚定介入该业务主要是出于长远考虑:
(1)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水泥骨料、熟料和混凝土生产的纵向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公司逐渐进行一体化生产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享受行业利润;
(2)混凝土业务目前的盈利水平不行,但是也仍然属于水泥延伸市场的一部分,通过向需求方供应水泥和混凝土,有着众多协同效益。混凝土的生产过程牵涉到粉尘、抛洒、噪音等事物,从长远来看,该业务在环保方面是一定会受到若干约束的。通过逐渐占领混凝土市场以及相关指标等资源,长期收益可观。
(3)骨料业务与混凝土业务类似,未来可能基于环保要求而禁止裸露式的开采,先拿到矿山是一种优势。
目前关于骨料和混凝土业务的成熟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外资股东已经在人才上给了公司支持,预计骨料和混凝土业务将进入高速增长。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明年产量增长不大,2010年产能释放较多,根据我们的预测,2008-2010年公司的EPS分别为1.03、1.19、1.84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4%。
DCF法估值结果为25.04元/股。
我们认为,中国水泥市场的市场集中度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华新水泥作为龙头之一,战略上的优势使得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给予公司20倍的PE估值,2009年目标价:24元/股。投资建议: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