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基建托底,中国经济“落而不破“,未来基建投资将继续放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3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21世纪网
核心提示: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最高规模为1.29万亿。假设其中20%作资本金,可撬动的基建投资规模可能在万亿左右,将对投资形成明显拉动,进而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10月18日,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正式出炉。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比较而言,三季度经济增速相比二季度放缓0.2个百分点,但仍位于合理区间。



“在全球经济总量一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这个速度是最快的。我们现在这个速度和自己过去比是中高速,但是放在全球看,实际上仍是一个高增长。”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分项指标来看,工业增加值、消费、基建投资增速等部分指标在9月份反弹。三项增速未来还将保持平稳甚至加快,进而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基建投资增速则连续两个月加快。数据显示,1-9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相比1-7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42.2%,增速比1-7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2和7.3百分点。


毛盛勇表示,今年增加了地方专项债的规模,提前下拨了进度,现在在加快把明年的一些计划前移,做到今年的计划里面,正在筹备。同时,还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目前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投资还是有比较好的回升势头。”


此前9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同时明确专项债使用范围拓展到交通、生态环保、职业教育、托幼、养老等10个领域,但不得用于棚改、土储等房地产领域。



“从以前年度的发行看,土储、棚改专项债大约占三分之二,意味着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用来投入基建。现在将这两个领域排除之后(不考虑作资本金的情况),意味着这次发5000亿的效果(假如),相当于原来发1.5万亿。”沪上某大型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师表示。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最高规模为1.29万亿。假设其中20%作资本金,可撬动的基建投资规模可能在万亿左右,将对投资形成明显拉动,进而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