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国内外媒体从多方面给予积极评价,总结出“十一五”规划的11大亮点和11个关键词。而在十一个关键词中“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整个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新的方向。
在“十一五”规划建议首次将节约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对于中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外加剂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如磨细矿渣、粉煤灰、硅灰、钢渣等)的应用;节约水泥10~15%,即少用20~45kg /m3,一个工程可以节约成千上万吨的水泥。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环保作用每生产1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可以消纳2.5吨造纸废液(浓度40%)避免了废液直接排入江河中造成环境污染。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谈到“环境友好型”时,必然联想到中国混凝土行业所走过的历程,从现场搅拌的轰天巨响到现在的预拌混凝土,从中国铺天盖地的工地轰鸣到现在的124所城市的禁现,这都反映着中国混凝土行业对环境的关注。同时,业内专家也在思考如何让混凝土与生态环境更完美的结合。在2006年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交流会上,清华大学的冯乃谦教授就提出了《生态环境混凝土材料与技术》,倡导混凝土行业在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环境。
我国混凝土产量约20亿立方米/年。年需要粗骨料约16亿立方米,细骨料约12亿立方米,水泥约6.5亿吨,水约5.0亿立方米(养护用水未考虑),减水剂约1200万吨。我国有些城市没有合格的骨料,例如北京的碱活性骨料对混凝土的危险极大,骨料的生产几乎全部停止。大部分骨料均从河北运进来,每年2000万立方米混凝土,交通、能源方面均带来了巨大的问题。
混凝土生产与施工应用的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副产品,如清洗搅拌机及搅拌运输车时排出的废水;搅拌站或混凝土制品厂生产时排放的泥浆。由于长期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这些副产品需要很好的再利用。混凝土每天施工运输过程中,运输车中常常有未用完退回的混凝土。可以通过冲洗,筛分,把粗细骨料分离开来利用,冲洗水(包括多次沉淀水)可以澄清再利用。而浆膏可以掺入骨料和水泥,生产砌块或铺设路砖。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类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水泥混凝土材料又是资源、能源消耗的大户,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这就要求人们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模式中走出来。结合生态环境的要求,走生态环境型的混凝土材料和技术;省资源、省能源和降低环境污染,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