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国大陆实施宏观调控的后续冲击,影响各工程的业务量,台湾混凝土厂的大陆扩厂动作趋缓,并下修2005年获利目标,目前产业透明度仍受宏观调控不确定影响,厂商对2005年的营运看法先持保守态度,不排除并购当地小厂提高市场占有率。
由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未获得预期成效,中国更进一步地实行紧缩政策,例如更严格的房地产紧缩政策,高盛证券指出,中国经济过热迟迟无法有效抑制,问题来自于固定投资过度成长,而这些盲目成长来自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各地开发的房地产更是首当其冲。
中国打压房地产直接冲击大陆的混凝土业,台湾国产实业建国工程在大陆布局混凝土厂有成,争取当地国民营的厂办及工程业务以拓展市占率,在未来几年都有扩厂动作,但受到宏观调控的冲击,两家公司的业务量均出现萎缩,获利跟着下滑,由于宏观调控影响性不小,目前国产和建国在大陆的建厂计划脚步均放缓。
国产2005年大陆已开始投产6座厂房,都集中在大上海地区,包括甪直、常熟、太仓、吴中、吴江、昆山等厂,第7座南通厂也在做最后的验收中。此外,国产并于福建投资设立年产能180至200万吨的水泥厂,厂房旁边也将盖1座预拌混凝土厂,预定2006年底前即可正式量产。
国产表示,大陆宏观调控的影响,使许多民间企业的建设工程量趋缓,也影响国产大陆厂的接单量,将下修2005年大陆厂的获利目标,也因此暂缓大陆的布局脚步,未来建厂计划须视宏观调控的脚步而定,对于2006年景气看法持观望态度,有机会则不排除并购当地小厂以抢业务量及市占率。
建国在大陆有8座混凝土厂,包括上海建国、上海建辉 (合并建中厂)、昆山建山、苏州建华、无银建邦、常州建安、南通建诚、扬州建雍等厂。这8座厂为建国在大陆的子公司金谷控股和银影控股所持有,建国持有金谷和银影的股权为55%,原预定的银影控股在香港上市的计划也可能暂缓。
受到大陆宏观调控影响,建国这8座厂获利出现下滑,上半年回馈母公司的获利仅新台币4000万元。
建国表示,大陆宏观调控的影响性十分深远,目前尚未得知是否会扩大全面性抽取中小企业银根,波及各工程的业务量,因此对明年混凝土景气宁可先持保守态度看待,一旦宏观调控政策告一段落后,将尽快恢复扩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