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飞卧大江,既是一段历史的休止符,更是壮阔乐章的新开篇。自古受长江阻隔的各类生产要素从此走向“合龙”——
打通千里沿海“经济流”
黄金海岸,黄金效益。放眼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万里海疆生机勃发,尽显繁华。然而在富庶的江苏,连云港、盐城、南通沿海三市却长期在区域经济的“盆地”中跋涉。
彩虹飞卧大江,既是一段历史的休止符,更是壮阔乐章的新开篇。长期受长江阻隔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从此走向“合龙”。江苏千里沿海正孕育着一场嬗变,中国东部沿海也将崛起一条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金色走廊”。
沿海大动脉纵贯南北,通江达海优势在叠加中放大
江苏,既有黄海的辽阔,又有长江的绵延,但自古以来,海是海、江是江,通江达海的优势不是在叠加中放大,而是在割裂中弱化。
跨越长江天堑,让江海对接,让苏南与苏中苏北对接融合,成了多少代江苏人的殷殷期盼。
历史在期待中悄然改变。细看全国交通规划图,我国沿海区域骨架高速公路网清晰可见。苏通大桥,成了划时代的辉煌节点。
在我国沿海区域,北起沈阳南至海口的纵向公路大动脉,恰似依海延展的绵长经线,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颗珍珠有机相连,挽起了沿海大多数开放城市。没有苏通大桥,这条大动脉就将在滚滚江水边戛然而止。
在江苏交通蓝图中,苏通大桥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西路徐宿宁高速,中路京沪高速,东路沿海高速,三大走廊贯穿江苏南北,不仅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给养,还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流”的主要管道。
然而,三大走廊唯有沿海高速没有贯通。南通与苏州之间的长江阻隔,使得连盐、盐通和苏嘉杭高速无法对接,苏北、苏中和苏南、上海地区相望而不相及,如果常到苏中苏北,你就会强烈感受到,与京沪高速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沿海高速车流量较少。省交通科研院院长符冠华介绍,江苏日均过江车流20万辆,沿海高速只占10%。因为长江阻隔,即便走沿海高速,南下北上的车辆也不得不从江阴大桥、润扬大桥甚至南京的三座大桥绕行。
有人做过测算,南通离上海直线距离100公里左右,绕行镇江或江阴,最多将增加到200公里。
从盐城到上海,绕行距离至少也将增加四成,350公里路程变成了500公里。对于连云港,南下绕行也要增加约20%的路程。靠南通轮渡,一天不到一万辆的驳运能力早已不适应快速攀升的交通需求。通常汽渡公司的总经理鲍金华告诉记者,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汽渡码头,正常平均每天有8000辆汽车经汽渡往返过江,随着大桥的开通,那天天可见的大小车辆争先恐后过渡的场景,将留在记忆中。
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感慨:南通人民有三个世纪之梦,大桥梦、大港梦和大学梦。后两个已经实现,大桥梦则是“千年期盼、百年梦想”的第一梦,它对于南通崛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盐城市委书记赵鹏说,盐城正在全面实施“开发沿海、接轨上海、借船出海”三大战略,苏通大桥的建成将为“三海战略”提速加油。从某种意义上说,盐城比别的地区更盼望苏通大桥早日开通。
“苏通大桥通车,是连云港人盼望多年的大事,意味着连云港接受上海辐射,主动融入长三角的步伐更大更快了!”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说,对江苏而言,谁离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越近,谁介入经济圈越深,谁的发展就会越快。苏通大桥的贯通,对连云港同样是机遇。
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范朝礼说,大桥开通大大拓展了上海的腹地资源,拓展了苏州的后续资源,也使得南通地位进一步提升,沿海开发迎来了最好的机遇和条件。
新格局中竞逐接轨先机苏通大桥连接的是长江两岸,彰显的是苏中苏北区位优势,优化的是沿海地区发展路径。一切因桥而变。
连云港,江苏的北大门。7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有了“东方大港”的憧憬。由于离上海经济圈相对较远,加上沿海通道不通,170多公里海岸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当连云港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后,一个现代新兴港城的目标清晰可见,连云港将建成上海港和青岛港中间地带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大港,成为中西部地区出海直线距离最短、商务环境最佳、运输成本最低的陆路通商口岸。“连云港港作为上海组合港的北翼,与上海港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大桥通车,集疏运体系必将更加完备。连云港作为振兴苏北的‘领头羊’,发展的进程必将大大提速。”王建华说。
拥有全省最长海岸线、最大滩涂面积、最广海域的盐城市,优势是“海”,潜力也在“海”。
盐城人把苏通大桥当成接轨上海、融入苏南,加快自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赵鹏看来,“一只脚踏进了上海,一只脚就跨向了国际市场”。
接轨上海,盐城的资源得天独厚。盐城、上海不仅历史渊源悠久,现实交往也十分密切。至今上海仍有海丰、上海、川东的三个农场在盐城,“飞地”面积达50万亩。这些年,盐城到上海举办的各种招商活动越来越密集,仅去年就有20多场。他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上海不可或缺的角色。
长期受“有江无桥、有海无港”困扰的南通,更把苏通大桥等同于一座全面跨越、全面腾飞、全面小康之桥。南通提出,发挥沪苏通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的优势,加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交流合作,使南通成为长三角北翼区域性交通枢纽、经济发展中心、改革创新先行区和中心城市,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有更大作为。
宏大的目标需要高起点的规划。南通立足长三角特别是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谋篇布局,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特色经济三大产业成为未来经济的中流砥柱,沪通、宁通、连通三条城镇聚合轴使全市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
“大桥效应”喷薄欲出江苏省广大的沿海地区,“经济流”畅通所激发的“大桥效应”已蓄势迸发。
大丰,是盐城接轨上海的一个样本。大丰的很多“第一”都和上海有缘,第一大项目是上海纺织控股设立的大丰工业园,第一大超市是上海农工商开设的大丰门店,第一大出租车公司是上海宝龙公司开设……
作为全国一类开放口岸,大丰港同样受到上海以及苏南资本的关注。5平方公里上海工业园已经开工建设,场面热气腾腾,上海明志石化、迪赛诺制药、无锡倍司达等项目纷纷落户,张江高科也已签约,在这里开发轻工产业。不仅仅是大丰,到去年底,盐城各地与上海签订转移项目256个,总投资超过4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3个,在所辖的盐都、滨海、响水、东台、建湖、亭湖等各县区均有建树。
在海门,一个市引进的上海项目就不下100个。市委书记曹斌不假思索就报出了一长串:4月中旬出钢的上钢三厂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条年产120万吨中板钢流水线,年产出将达50亿元;宝山钢铁集团和中兴合资的不锈钢管项目,年产15万吨高品质钢管,将打破外国公司在我国石油工业应用中的垄断;因世博会搬迁的江南造船厂,也把新厂址选在了这里。
上海,不仅有让苏中苏北人怦然心动的国有民营资本,有最新的国际理念,有各种信息和大量高端人才,还是他们面向世界、通往国际市场的“跳板”。这里,集聚了100多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地区机构。和上海接轨,就是和世界接轨,和国际接轨。一位招商人员说出了心里话,“都想招来世界著名企业,要是离开了上海,就连这些企业的门都摸不着”。南通统计表明,全市引进的外资项目中,1/3都借力于上海。
一座桥,已经将促进苏中苏北共同发展的合作之手紧紧牵起,已经将沿海开发的篇章揭开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