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第四期全国“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6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混凝土世界
核心提示:第四期全国“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9月的乌鲁木齐,秋高气爽。9月14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及预拌混凝土分会、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材料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四期全国“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全国建设工程管理部门的有关领导、预拌混凝土公司、混凝土构件厂、水泥制品厂、外加剂厂的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及工程、监理、施工等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混凝土技术人员约2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唐新军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出席开幕仪式的领导与专家有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王长新、新疆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明信、新疆散装水泥办公室副主任尹立民、乌鲁木齐市建筑节能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散装水泥科科长杨芳、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新疆农业大学孙兆雄教授与葛毅雄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刘娟红教授、北京江汉科技有限公司赵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韩小华、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秘书长师海霞、乌鲁木齐建材行业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会长裴吉美等。 

  王长新和张明信分别代表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建材行业办公室向会议作了简洁的祝辞。张明信介绍说,新疆目前有300多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2013年预拌混凝土产能将达到1.5亿立方米,各种混凝土掺和料应用广泛,但是缺乏技术与人才,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王长新与张明信一致认为,在新疆大开发的进程中,预拌混凝土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矿物掺和料的广泛应用。在这种背景下,举办今天的研讨会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国内与区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带来了国内外矿物掺和料的前沿信息与正确理念及先进的技术,这些宝贵的经验与信息必将推动新疆乃至西部混凝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因大规模建设的需要,结构工程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需求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延长结构物使用寿命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要求。当前,矿物掺和料已成为现代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分,并与外加剂一起赋予混凝土材料各种特性。但目前部分地区的混凝土企业对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性质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单纯从降低混凝土成本出发,只是保证强度,却忽略了现代混凝土的其他特性。而另一些混凝土公司,存在对矿物掺和料不敢用或不会用的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人对矿物掺和料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上,不敢用的有所惧,敢用的有所恃,其所惧或所恃都源自观念陈旧。矿物掺和料使用不当造成的结构工程的质量问题和纠纷屡有发生。因此,无论混凝土材料的技术工作者,还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者、施工者、质量检测监管和监理人员都需要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及其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 

  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分期举办“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研讨会”,目标是传播正确的理念与技术。已举办的三期受到预拌混凝土设计、生产、施工企业的欢迎。 

  此次在乌鲁木齐举办的“第四期全国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研讨会”,结合新疆乃至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存在的实际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 

  在研讨会上做主题报告的有: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报告《混凝土矿物掺和料使用的原理和原则》、北京科技大学刘娟红教授报告《现代混凝土配制技术及机制砂的应用》、新疆农业大学孙兆雄教授报告《高性能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北京江汉科技有限公司赵筠教授级工程师报告《硅粉的特性及其应用》。会上还设置了由参会代表参与的讨论现代混凝土质量验收方法的互动环节。 

  在研讨会首先做主题报告的廉慧珍教授认为,外加剂的普遍使用改变了混凝土的一切,有了外加剂,才能大量、正确地使用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的广泛使用是现代混凝土工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现代混凝土因掺和料而改变,掺和料改变了混凝土中的水胶比、强度、流动性、骨料在混凝土中的状态以及配合比的选择等。传统混凝土是三组分三要素且按强度设计,而现代混凝土是四组分四要素,按耐久性和施工性设计。如何掺矿物掺和料,我们一定要清楚,不同的掺和料有不同的特性与不利因素,不同的矿物掺和料有不同的质量要求。矿物掺和料最重要的质量是匀质性、无毒无害。 

  在研讨会召开之前,廉慧珍教授一行还考察了国内大型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中建西部建设乌鲁木齐公司,受到了公司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热烈欢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