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改革中,新一届中央政府更加重视市场的作用,在规范各行业发展时,更加注重市场的自我调节,而非过多的宏观职能发挥。一直以来,项目审批权的取消和下放被认为是政府减少对市场干预的有效行动,因此不少经济学家甚至呼吁应彻底废除政府审批投资项目。
2013年底,国务院发布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水泥项目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得知这一消息,笔者与许多业内人士一样,感到十分意外。
此前,2013年5月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名单,不过钢铁、水泥等两高一资行业不在其中。当时,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水泥行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化严重,项目审批权近期不可能会下放。
但当水泥项目审批权已经下放之后,回过头来看,现在下放却也不是偶然。
早在几年前,国家就提出遏制水泥产能进一步增加,在水泥项目审批权未下放的情况下,水泥项目仍然越遏制越增加。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数据,在2009年“38号文”发布以后到2012年底,全国违规多建了水泥生产线205条,多增加水泥熟料产能3亿吨,折合水泥产能4.65亿吨。目前,全国水泥产能已超过32亿吨,预计2014年水泥产量在24亿吨左右,产能过剩8亿吨,产能富余达30%以上。
可见,水泥项目审批权紧握在中央政府手里,并没有很好解决水泥产能的无序增长,反而陷入了越遏制越增加的怪圈,甚至造就了一大批未批先建的违规项目。所谓未批先建,并非是政府一点不知情,相反许多项目已经地方上备过案,地方政府完全知情。
中央政府不可能监管到具体的单个项目,地方政府往往会为了GDP增长放纵项目违规建设。就水泥项目的审批而言,中央和地方并没有实现良好有效的互动,甚至于有点搞对抗的意思。
当下,水泥行业的格局已经基本定型,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正如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所说一般,现在中央政府再留着水泥项目的审批权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既控制不了水泥产能过剩,也监管不了地方政府继续核准项目,反而不利于经济的深化改革。
因此,水泥项目审批权的下放也是在情理之中。
和许多水泥企业一样,笔者此前也曾担忧审批权的下放,会不会造成项目建设更加混乱?水泥产能会不会因此更加失控?
不过现在笔者以为这种担忧应该是多余的,水泥项目审批权的下放不仅不会加剧水泥行业形势的恶化,甚至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水泥行业之所以形成了现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有地方政府违规审批和放任违规项目建设的功劳,因此地方政府难脱干系。水泥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方政府,无疑是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权力,水泥企业担心有前科的地方政府会不顾全大局,继续审批通过新的水泥项目,甚至变本加厉。
其实不然,美国大片《蜘蛛侠》里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力量越大,责任越大。套用到地方政府身上便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以前中央政府大包大揽,水泥项目建设由国家审批,只需在地方政府备案,因此地方政府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才造成了地方政府为GDP的增长,放任违规项目建设。而水泥项目审批权的下放,实际上是增加了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力,有权力就有责任。
孔祥忠秘书长就曾表示,水泥审批权下放以后,地方政府在项目审批时必然会更加注重投资效益,如果新建项目无法生产经营,产生不了新的经济效益,税收收不上来,地方政府也会担心,因此在新建项目的审批上,地方政府会越来越慎重。现在,能动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不只是考虑能否卖个高价的问题,地方政府更关心的是新建项目能产生多大的效益、能为地方提供多少税收、对地方所做的贡献。
近年来,尽管国家严禁新增水泥产能,但在各省市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有着各种名义的未批先建的违规水泥项目,这是以前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产物,但却对水泥行业大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原本市场表现较好的地区,也逐渐因为产能过剩变得恶劣起来。审批权下放无疑能有效解决这一状况,地方政府手握审批权,直面产能过剩的现状,那么在权力使用之时,也必然将考虑到上面的种种问题,而不是以前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因此,审批权下放可以说是杜绝未批先建的违规项目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并且,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全局性、全方位的过剩,即便是你我也能看出,再大量审批新增水泥项目,对整个行业发展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会加剧产能过剩状况,更何况是地方政府在审批项目时还会做一系列论证呢。
因此,在更大责任面前,地方政府应该会科学合理的使用审批权,这反而有利于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困局。
与之相对的,中央政府则可以腾出手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地方政府新上项目的产业布局和行业规划的宏观管理上。这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水泥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