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6年那场唐山大地震后,当地百姓曾提出过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地震无法预测?第二,为什么地震之后房子全塌了?事实上如你所知,预测地震是个纯粹的科学问题,至今基本无解;至于第二个问题,则基本属于人为可操控的范围。
从震级上来看,这次云南鲁甸6.5级地震算不上特别高,结果却成悲剧,于是这个沉重的问号再次挂在人们心头——事实上,据调查,鲁甸地震中坍塌的房屋至少80%是土坯房,在天灾面前基本不堪一击,而绝大多数的遇难者也是死在这些房子里。有关专家曾对历次地震进行过分析:地震中伤亡人员总数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
谈及抗震,人们总会本能地想到邻国日本,这个国家在灾害面前表现出的冷静和专业性无疑值得学习。诚然,因国情与历史,经济与发展的不同,云南村民的自建房无法与日本的高楼相比,但当你看到废墟中的一具具尸体,一声叹息之后,或许依然会思考,如何让这些悲剧免于发生。
日本抗震建筑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的地震,并引发了高达十米的大海啸,吞没了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然而,一个刺眼的事实是:其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只有汶川地震的七分之一,且人员伤亡主要因为海啸,而非建筑物本身坍塌。不少人对日本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多有耳闻,但当看到那些高层建筑物在强震中完整屹立,依然感到惊讶。资料显示,被毁的1.3万座房屋主要集中在岩手、福岛和宫城三个县的沿海地区,而95%以上是被海啸摧毁的。
你可以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日本建筑的抗震要求是7级,众所周知,日本寸土寸金,不少建筑被设计成高层,为了有效抗震,这些建筑普遍采用一种名为“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而在选材方面,常年“与地震为伴”也让日本人小心翼翼:在欧洲和中国常被当作主要建筑材料的砖瓦,如今在日本建筑上已几乎消失不见。据有关专家介绍,1923年关东大地震证明,砖结构房屋不抗震,从那之后,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辅以轻型墙面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不但安全,还节省能源。
事实上,技术不断更新的背后,是法律“强压”下的具体表现:每一次特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国土交通省都会进行建筑抗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建筑设计基准法》的修改意见。它颁布于1950年,历经多次修改,也受益于此。譬如1971年的修正——众所周知,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曾给当年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日本雪上加霜,灾后统计显示,此次地震中的主要受损建筑建于1971年前(1971年《建筑设计基准法》强化了钢筋混凝土柱的带筋间隔距离),这之后的房屋则几乎完好无损,也是在那一年,日本全面实行“新抗震设计法”,引入了多方面的新的安全规定。值得一提的是,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因为阪神大地震,令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能控制地震灾害的国家。此后,这部关乎日本人生命安全的法规又经历了数次修改,也将房屋的抗震标准不断提高。
说回2011年日本的地震海啸。这次灾难之后,日本政府确定了为期10年的灾后重建基本方针,中央和地方政府至少要投入23万亿日元(约合2987亿美元)进行重建——建筑重建工程至今还没完成。
严苛的监管机制
日本对建筑的重视程度,还体现在监管机制上。譬如,一个建筑工程,若想从政府部门拿到开工许可,除了上交必不可少的设计和施工图纸等文件,还必须提供“建筑抗震报告书”,其内容涵盖各种事无巨细的规格数据。据专家介绍,一个普通的八九层公寓楼,抗震报告书也有两三百页厚。而一旦在建筑方面出现问题,建筑公司与相关政府官员都将面临巨大惩罚,甚至是“灾难性”的。
2006年,日本警方逮捕了一名建筑设计师和一家房产开发公司社长,并揭露了他们之间的勾结:擅自修改设计方案,减少钢筋用量和粗壮度,致使不少住宅楼的抗震能力下降,日本警方甚至曾极力将他们处以“预谋杀人罪”。日本专栏作家加藤嘉一曾写道:“日本政府对每一处建筑物都制定了明确的抗震标准。建筑是最容易造成‘政商勾结’的行业,假如平时为政治人物提供政治献金的建筑业老板盖的写字楼没达到抗震标准,政治人物又偷偷容忍了其失误,或故意装糊涂,媒体曝光后,我相信这届内阁100%要垮台。别说政治人物,在人口极端密集的东京,如果有建筑设计师把工作做得不恰当,有疏忽,就会立刻被媒体批评,其今后生存环境会恶化到底,成为全民敌人。对生活在‘地震大国’的日本国民来说,建筑是牵涉到生死的大事。媒体针对建筑的监督也相当严格,其力度不亚于针对政治人物的丑闻或官僚腐败的批判。”
日本模式可否参照
尽管抗震技术其实并不复杂,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只有技术问题。
日本2011年地震后,潘石屹曾表示:“汶川地震和日本地震后建筑倒坍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国内的建筑,尤其农村的建筑缺乏基本的结构,没有水泥的圈梁和必要的柱子,都是用砖头砌起来的,地震后成了碎块。日本的房子在巨大的地震和海啸面前,我们看到一座房子冲到桥梁上,但房子还没有散架;一架游艇压倒在一座房子上,房子也没有倒塌。中国的建筑质量和日本的建筑质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反省和学习的地方。”
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别,无可避免地造成了抗震设施的不同。事实上,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此次云南鲁甸,在地震中变为瓦砾的房屋,大多为乡镇农村的自建房,不少是老旧的砖瓦房甚至土木房。某种意义上,它们只是遮风避雨之处,几无抗震设计所言——尽管鲁甸县位于易发破坏性地震的小江断裂带上。近百年来,这条地震带至少发生过15次6级以上地震,而鲁甸也是云南防震重点县之一。
据昭通市住建局官网公布的材料显示,2013年云南省级预下达昭通市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任务为5.4万户,每户预拨补助资金5000元。截至去年10月2日,全市已开工45594户,开工率84.43%,已竣工4266户,竣工率7.93%。此次地震震中鲁甸县安居工程开工率则只有59.08%,排名昭通全部11个县的倒数第二,而在竣工率方面,鲁甸县仅有0.08%,排名倒数第一。
事实上,早在2010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全面加强农村防震保安工作,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的管理,但却并未详细提出如何提高自建房屋的抗震标准,这背后或许也有些许无奈。
面对巨大的经济成本,让低收入农民很难在房屋抗震上有什么要求,正如企业家王石所言:“工业发达的日本社会减震建筑已经很成熟,救援系统也很完善。相比之下,中国地震多发的地区大多处于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筑减震能力有限。再者,政绩工程很少关注建筑的减震功能,虽人命关天却灾害发生前感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