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江苏省建筑钢结构混凝土协会、江苏省土木学会、江苏省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北京中宇砼鑫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博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顺利召开。
会议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秘书长孙芹先主持,江苏省混凝土与钢结构协会会长顾炎晴出席会议并作欢迎辞,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娟红、新加坡昂国企业博士陈恩义、江苏省建材科学研究院研究院研究员刘加平等专家学者做了主题报告,来自混凝土及相关行业企业代表近200人出席研讨会。
本届会议就如何科学有效利用混凝土掺合料,延长结构物使用寿命,解决结构工程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需求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展开深入讨论。为帮助混凝土材料技术工作者,混凝土结构设计者、施工者、质量检测监管和监理人员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的应用,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顾炎晴在开幕辞中指出,积极推进矿物掺合料技术是提高混凝土质量,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实现混凝土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顾炎晴表示,混凝土质量是工程质量、建筑寿命的重要保障因素,科学使用矿物掺合料将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质量。而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环境治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绿色建筑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主题,科学利用矿物掺合料,不但节约建设成本,同时有效利用了建筑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对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混凝土行业发展迅速,一些行业问题开始凸显,其中产能过剩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发展方式从以规模促效益到以技术促增长的科学转变,是保证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矿物掺合料技术将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提供一条新的全新的发展之路,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廉慧珍教授做了题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使用的原则》的专业演讲,就掺合料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使用原则等业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了详细讲解。廉慧珍强调,不同矿物掺合料具有不同性质和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针对不同目的选用不同矿物掺合料,做到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能实现掺合料的科学利用。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矿粉渣被运用到工程建设当中,如何正确利用掺合料物理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延长建筑寿命,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陈恩义博士在他的《磨细矿渣粉的工程应用》报告中对此做了重点做了阐述,引起与会代表争相提问。
刘娟红教授从现代混凝土技术和特点、现代混凝土混合比设计思路、高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实践、基于胶凝材料用量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等方面向与会者详细讲解了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施工运用中的设计问题。
丁建彤教高结合丰富的实例,围绕水电和港口工程混凝土中掺合料的应用问题,介绍了在水电和港口等特殊工程施工中,矿物掺合料的选用、配比、施工要求等问题。
北京江汉科技有限公司高工赵筠做了题为《硅粉的优点与缺点》的主题报告。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介绍了硅粉在混凝土施工运用中的优点和缺点。在硅粉掺合料的缺点中,他重点强调了添加硅粉后混凝土自收缩大,增大裂缝危险性的问题。而对于如何防止混凝土裂痕,赵筠认为,避免早起失水、降低约束程度、降低水化温度、根据工程需要合理硅粉配量等是比较现实有效的做法。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混凝土行业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会议期间,各企业代表纷纷就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与会专家提问,为进一步推进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科学运用起到了重要作用。